“阳光车队”是2008年市政府办理的9项实事之一,目的是为6万名依靠轮椅出行的残疾人提供方便。“阳光车队”出租车上,有轮椅的位置,有固定轮椅的装置及供轮椅上下的升降机。残疾人订车很方便,隔天预订即可;价格还优惠,残疾人持乘车证价格打七折。所以“阳光车队”一成立,就很受残疾朋友的欢迎,把它称为“阳光出行”。
但大约自2010年开始,车子开始难订了,从过去的提早一天即可订到,发展到要提早二三天,后来甚至连提早5天都很难保证订到车子。问司机是什么原因,说是有关方面的补贴没有到位,车队在亏本经营。为了减少损失,车队只好减少车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担心阳光车队要解散,于是写了一篇《阳光车队不能散》投给报社,2011年8月19日在“夜光杯”“灯花”专栏刊登了。原以为,通过媒体的呼吁,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事与愿违,车队在苦苦支撑4年后,终于难以为继,日前宣告解散。
对“阳光车队”解散最敏感的是脊髓损伤病人。张先生是一位高位截瘫病人,每周二次要到医院去做治疗。高位截瘫坐高背轮椅,一般车子不好载,在没有“阳光车队”以前,每次去医院,他都叫救护车。自从有了“阳光车队”,他就不叫救护车了,这样既省钱,又不占用紧张的急救资源。现在不行了,又只好叫救护车。李先生经常参加残联和“中途之家”的活动,现在只好到马路上去扬招出租车。坐轮椅到马路上扬招出租车会很尴尬,首先,一般出租车司机不肯停车接坐轮椅车的客;其次,好不容易拦到一辆车,客人要又抱又抬才能上车,很不方便。
无障碍设施、阳光车,是残疾人走出家门,接受康复和教育,实现就业、展示自身价值和奉献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目前,上海公交系统无障碍程度并不高,可供租赁的其他无障碍车辆也日趋稀少,现在“阳光车队”又解散了,今后,重度肢体残疾人以及数量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如何出行?
扶残助残,真情无限,广大残疾人迫切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格外关心这一特殊困难群体,抓紧落实去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务院文件《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构筑“温暖通道”,让残疾朋友与健全人共享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