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茨科夫在名为“全球未来2045”的研讨会上,向与会的不少科研人员、政客和媒体记者阐述自己的构想。他展示了一个名为“阿凡达”项目,共分4个阶段:
阶段一,2015年至2020年,实现人脑远程控制机器人;阶段二,2020年至2025年,把人脑转移至一种生命保障装置保存;阶段三,2025年至2035年,将人类意识植入计算机;阶段四,2035年至2045年,实现机器躯体“涅槃”。
日本机器人研究者、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的演示显示,他的机器人“双子星”已靠近伊茨科夫构想的第一阶段。美联社记者描述,“双子星”除姿态僵硬、双手展开方式奇特外,与人几乎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