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快马加鞭”的培养到底图啥?
担心孩子上学落后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声乐,周四英语,周五钢琴,周末识字和数学……这个夏天,武汉徐女士为自己5岁半儿子Jerry定了周密的培优计划。
从Jerry半岁至今,徐女士先后为他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一些课程。
徐女士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儿子没有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上学就可能落后。”
前不久,Jerry在长颈鹿英语培训中心组织的一次全国性的英语话剧表演中,拿到了前三名的成绩。“虽然有些单词儿子还不认识,有些发音还不标准,但他在舞台上表现自信、阳光、大方,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
花钱购买专业幼教
难道只有报培优班,才能帮孩子养成好品格和习惯?徐女士认为,父母家长是孩子第一老师,但不专业,孩子更需要专业幼教。
“我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听了几堂培优课后,还是决定把儿子交给专业老师培训,因为职业教师不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理念上,都比家长要专业。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我们直接念给孩子听,而专业幼教老师则是先做一些预热活动,然后循循善诱,他们更懂得儿童的心理。”
为了孩子,徐女士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巨大的精力。每天从早晨8点半到下午4点半,徐女士带着孩子四处赶场,直到晚上9点多才能回家。
有时候儿子因上课太累发脾气,不想做作业,出现厌学情绪,徐女士还要他出去散心游玩,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徐女士说,5年来,刮风下雨我们都在坚持,连下雪天也没有请过假。
徐女士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丈夫在事业单位工作。“5年间培优家里累计花了12万元。家庭每月收入约8000元,除去赡养老人和日常开销,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儿子培优中,几乎没积蓄。”徐女士说。
专家质疑过早培优
当前,很多年轻家长都和徐女士一样,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记者走访武汉多家培训机构发现,无论是双休日还是暑期,这些机构家家都很火爆,且收费不菲。针对学前儿童开展的篮球、羽毛球、美术、游泳等单项兴趣班,每月学习费用平均在700元左右;中小学课程的长期补习班费用则更高,一个月平均要花费1500多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夏家发不赞成孩子过早参加培优。他说:“学习重在课堂。培优机构为了能招到生赚到钱,夸大宣传非常普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客观看待,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很难有实力的真正提高。”
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说,“对孩子过早灌输教育,会增加学习恐惧感和心理负担,抹杀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一些孩子后来并不是输在学科知识上,而是输在学习习惯、快乐的心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
新华社记者 廖君 冯国栋(据新华社武汉7月14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