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更新手机后,把原先那个“捉下家”给我了。我说,这劳什子太复杂,老爸除了发短信,用不上那些功能的,白瞎啦!
儿子说:“别啊,这手机内置wifi模块,可以和家中的无线路由器相连,手机就像电脑一样接上宽带了。”还说,他会估计一下我的流量,选择一款适合我的“动感地带套餐”。这样一来,除了主叫、发短信外,还可以使用国内移动数据流量,也就是手机上网。
我一听,头直炸。又是wifi,又是流量,又是套餐,谁搞得清啊?再说,这把年纪了还手机上网,有空哦!儿子说:“教你玩微信吧,你可以通过它同对方讲话,也可以用它发文字、照片,甚至收听‘唱吧’上自己录的歌曲。只要连上家里的无线网络,这些都是免费的。”
听到不用花钱,我来劲了,于是洗耳恭听他接下来的授教。由于讲得太多,诸如怎样添加好友,怎么按住说话,如何“摇一摇”,如何用二维码……急性子的我,哪里听得进去这些条目,只能似懂非懂地先照单全收。儿子说了一通,丢下一句“用起来再说,从战争学习战争吧”。真是“知父莫如子”。
接下来的桥段可想而知——我鲜格格先同女儿微信链接,她即刻发来外孙打网球的照片。我又同几个忘年交取得沟通,加入了他们的群聊圈。当然,其间也出过一些洋相。第一次按住讲话时,以为可以当场交流,一个劲儿追问对方,“你听得见吗?怎么不说话呢?”还有刚开始几次,不知出现红色惊叹号是啥个意思,后来才晓得这些信息和话语,压根儿就没发出去啊,悲催!只怪当初自己没上心,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呗!
自从成了“微信一族”,我开始对相关信息特别关注。前一阵子听说微信要收费了,心里不免咯噔一下,倒不是付不起这个钱,而是但凡经历一个从“不收”到“收”的过程,总觉得有点不爽。好在后来此事随风而去,实乃我等3亿微信人一大幸事。
眼下这年头,拿微信当记事本,用微信约饭局、秀照片、看微刊,用微信开随时随地的语音小会,甚而用微信煲心灵鸡汤……微信真不愧成了当今中国发展最猛的新媒体通讯社交平台!难怪目前微信还在疯狂“长粉”,据悉到今年年底,我国的微信用户有望达到5亿,这是何等叫人难以置信的数据啊!
真没想到,再过一年就能享受“敬老卡”的我,如今也有滋有味地加入了玩微信的行列。同龄人都称我“潮”,忘年交则说我“前卫”,我被周遭一帮“拥趸”夸得晕晕乎乎,找不着北。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儿子教我玩微信后,在他面前,我似乎少了些做父亲的“威信”,尤其事关时尚、新潮的玩意儿,都得向他“请教”。看来,要想改变自身这方面“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还任重道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