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食品安全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
~~~食品安全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
~~~食品安全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
~~~食品安全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
~~~食品安全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取恒天然的教训……
食品安全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
钟声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炸响一记“惊雷”。该集团自认从其一家工厂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消息发布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迅速公布了可能受此事影响的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目前,有关部门正开展检测、封存工作,相关企业也在对问题产品采取追查、召回等措施。

  尽管恒天然集团迅速展开危机公关,重申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但是此事对该公司乃至整个新西兰乳品行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所指出,“即便中方没出台全面禁令,新西兰乳制品在中国的形象也面临风险”。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消费者有权表现“零容忍”,企业和监管部门理当做到“零放任”。食品安全问题上,切不可迷信,更不能失去理性。部分中国消费者把“绝对安全”的期望寄托在洋品牌身上。然而,一再发生的安全事件却表明,知名洋品牌也未必总是信得过。早在2000年,日本雪印乳业公司就发生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食物中毒案,受感染人数过万。美赞臣、多美滋、惠氏等多国大牌乳制品厂商也都曾出现质量问题。

  恒天然一案再次说明,中国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国外乳企巨头进口环节的监管。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必须一视同仁、严格检测,这个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的事情,必得施以专业的方法来操作。乳制品行业关键环节多,原料生产与后续的加工环节很多时候跨国界进行。此次恒天然集团检出的含有肉毒杆菌的浓缩乳清蛋白,就作为原材料被用于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等诸多领域。由此足见,食品生产行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松口气”的资本。破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食品安全困境,仅靠末端治理远远不够。建立符合经济全球化特征的监管体系——有力度、有规模、常态化、机制化,这是当今世界的迫切需要。

  食品安全领域并不存在旁观者。一国一地的食品安全出了漏洞,自然而然会引发各国消费者和监管者的警惕。面对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无论中外,各方都需要引以为戒。重要的是,每一个沉痛教训发生之后,都能让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改进接踵而至,进而重塑消费者信心。市场信心,既是企业生存之基,也是产业良动之本。   人民日报 (钟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港澳旅游/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记取恒天然的教训……
心愿未了
延误背后的人情空管
孕妇怀胎7月被强制引产
李某某为轮奸案首个施暴者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3记取恒天然的教训…… 2013-08-06 2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