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青少年强健内心世界,培养生命责任感
~~~青少年强健内心世界,培养生命责任感
~~~青少年强健内心世界,培养生命责任感
~~~青少年强健内心世界,培养生命责任感
     
2013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不只属于你个人
青少年强健内心世界,培养生命责任感
金海燕
  最新调查显示,自杀是15岁-34岁我国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凡自杀者无外乎理智型和激情型两种,青少年自杀者以激情自杀多见。也就是说,青少年自杀大多在一定的外界环境刺激下出现爆发性情绪引起,此类自杀进程迅速。

  青少年心理相对脆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够成熟,当遇到家庭、学业、人际关系等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失望、无助、沮丧、愤怒、恐惧等负性情绪,因为个性偏内向、自尊心过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未能及时向外界求助,最终选择自杀作为解决困难的手段,这是青少年典型的自杀过程。

  人们试图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等诸多方面来解释自杀行为,但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答案。目前的研究认为,自杀者的性格特征多偏于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之中,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等。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唯有死可以解脱困境,对生活上的转变和打击存在悲观失落的挫败感。

  绝大多数自杀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特征作为基础,而这种特有的内心世界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个性是预防自杀现象的重要环节。

  家庭 良好的亲子关系

  除了先天的遗传素质外,后天的个性塑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生长在和谐幸福的家庭,受父母肯定、鼓励的孩子,他就比较容易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个性,心理也往往比较健康,遇到困难,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而一个经常受父母指责的孩子,他长大后就容易自卑、悲观,为人处事容易走极端。

  父母和家庭应从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其心理素质培养,转变为逐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给予适当的关心、引导和协助。

  学校 建立三级预防

  除了家庭以外,学校也是预防自杀的重要防线。建立三级预防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手段,包括:积极治疗青少年人群的精神和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对有自杀可能的青少年高危人群进行危机干预,比如利用心理热线或求助于心理医生,帮助遭遇困难而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打消自杀企图;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曾经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再次自杀等。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协助培养健全的生活态度。

  个人 提高应付危机的能力

  青少年努力增进自我了解,通过增加与社会的接触,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应付危机的能力。

  全社会都有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要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教育其珍视生命,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境,从而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自杀。

  金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池州贵池行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专版
生命,不只属于你个人
“淋巴结肿大”会变成淋巴瘤吗?
准爸爸的“孕前检查”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生命,不只属于你个人 2013-09-16 2 2013年09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