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只“麻雀”,一只活蹦乱跳的“麻雀”——山西省副检察长文晓平等6名官员,因“违反规定参加由私企老板支付费用的奢靡娱乐活动”,于上周末被撸掉了乌纱帽。这6人,先是群集私企“内部食堂”吃喝一把,又“分乘两辆公车”到“商务娱乐会所”放歌,纵情娱乐了半夜,更不要说还有“歌厅小姐”陪唱呢。于是最高检和省委拍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说这只“麻雀”活蹦乱跳,是说此事不是发生在其他时候,就在反对“四风”风紧云重的当下,就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眼皮底下,所以叫做“顶风作案”。今年年初,整肃四风伊始,人们担心的是“一阵风”,说“风头”之上,那些奢靡之举,会偃息一阵,暂避一时,到了风儿过去,再伸出脑袋来,甚至反弹愈烈。现在一看,恐怕不对了,有那么些个官员,长此以往,奢靡成习,习惯了,改也难,要他管住自己的一张嘴两条腿,哪怕一时一事,也十分难受,迫不及待地要“撑顶风船”呢——君不见反对公款吃喝,于是移师“私人会所”,拉上窗帘也要喝;君不闻小小一盒月饼,因为公款不好团购了,于是发票之上,变成了“办公用品”。总之一时也难暂避,一阵子也忍不住,于是就有了岂止一处的“顶风作案”。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四风”的顽固性,也千万不要把希望全寄托在“风头”之上,还是要靠制度、靠改革、靠“笼子”,才能防止过去有过的那种往复震荡。
这只“麻雀”的典型性还有一条,那便是6名官员,胡吃海喝也好,奢靡娱乐也罢,是谁付的钱,是谁埋的单?原来是一个“老板”。这在于某些官员,几乎已成一条通则、一个不变的模式。他们酒足之后,于茫茫夜色之中,或歌厅舞池,或三温暖中,潇洒放纵,甚至声色犬马,身边往往带一只“皮夹子”,那就是一个“老板”,为他们“安排”,替他们付账。“由私企老板支付费用”,是这起“奢靡娱乐活动”中最“奢靡”之处,是值得引起严肃警觉的一个老问题、新动向。
官商之间,不是不可以“交朋友”,但必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决不可勾肩搭背,决不可小人言利,更不可权钱交易。像官员享乐、老板出钱那样的事,早已不是一点过从甚密,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有的“老板”说,不怕官员不好接近,就怕官员没有爱好,就是看中了某些官员“爱好广泛”,俗如桑拿、K房,“雅”如古玩、名表等等,投其所好,一一拿下。这究竟是“老板”把官员“拉下了水”,还是官员在敲老板的竹杠?总之是官商你中有我,权钱互通有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有典型性,所以不要轻轻放过;“麻雀”又非独此一家,还具有某种普遍性,所以要举一反三。文副检察长已经下野,但这只“麻雀”,仍需好好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