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短片 埋下伏笔
大幕升起时,先放映了一部电影短片。泛黄的画面展现了一个遥远的场景:幼年王子正在与女孩玩耍,却被阴郁的暗夜女王扰局。电影虽短,但画面中国王和王后的形象,过生日的王子与青梅竹马的女孩被拆散,暗夜女王带着女儿的突然侵入,都为以后的剧情埋下了伏笔。按传统的眼光看,用电影交代情节,似乎弱化了芭蕾本体的表现力。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如今都在借用新技术手段巧妙地丰富舞台表演的艺术内涵,出现的剧目已数不胜数。这部《天鹅湖》同样如此,编导马约别出心裁地构思的这个电影开篇,为随后展开的故事增加了悬念和纵深感。如果用舞蹈去诠释这段画面,短短几分钟无论如何是不能交待清楚的。
舞姿魅惑 王子意乱
灯光亮起时,舞台上最初的场景与传统舞剧颇为相似:长大成人的王子又过生日,国王和王后举行舞会,希望儿子能找到心上人。不过,情节相似,舞蹈语汇却迥然不同。传统的展示性群舞变成了展现人物性格的戏剧性铺垫,王子那无可奈何与心灰意冷的复杂舞姿,总似幼年的伤痕还留心头;加入群舞的国王和王后各寻舞伴的貌合神离,也隐隐在证明这个看似幸福的王族家庭其实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随着暗夜女王的又一次闯入,原剧中要在第三幕才现身的黑天鹅,早早就进入了王子的视野。黑天鹅的成熟舞姿和魅惑神态,让王子顿时为之意乱。尽管王后知道黑天鹅便是当年暗夜女王的女儿,企图加以阻止却又无力隔断。幸亏王子的内心还有一份对青梅竹马的记忆,他拒绝了所有求爱的女孩。此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主题音乐回荡在耳畔,熟悉该剧的观众都知道:白天鹅该出现了。
黑白天鹅 峰回路转
第二幕,终于在林中湖畔现身的白天鹅,虽仍忧郁却少了点楚楚动人。同伴黑夜变天鹅,白天又可变成姑娘,只有她形单影只地远远追随着童年的伙伴。不过,王子终于感受到了她的存在,在森林中找到了多年的寄托。有爱降临,魔咒解除,白天鹅又变回了少女。但暗夜女王并不甘心,把黑天鹅变成白天鹅诱惑王子,而且步入婚堂,真正的白天鹅却变成了局外人……在马约的编排中,《天鹅湖》虽然仍有浪漫芭蕾的影子,但把原本直叙式的情节设计成峰回路转的故事,不仅深化了角色的性格,也使其内心的纠结和人物关系更为复杂,因此呈现了浓重的戏剧芭蕾色彩。
留下悬念 回味深长
戏剧芭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涌现的一大现代芭蕾流派。马约曾应诺伊梅尔之邀加入汉堡芭蕾舞团,而诺伊梅尔的戏剧芭蕾代表作《茶花女》,去年曾由斯图加特芭团来沪在艺术节上演出。显然,马约也深受影响,在《天鹅湖》中尝试了戏剧芭蕾注重人物性格推进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手法。不过,他并不想把该剧创作成标准化的戏剧芭蕾,观众仍然可以感受到全剧依稀保存的浪漫芭蕾风格和几乎所有舞段都充满心理紧张感的现代舞特点。
他还删去了湖畔天鹅大群舞、四小天鹅舞等舒展、抒情的标志性经典舞段,国王和王后、以及与暗夜女王之间的关系,也仍然是一个谜。或许,他就是想营造具有悬念、充满张力的戏剧氛围,让观众不断去回味。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