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常去钱行健先生家,在与先生交谈时,其间常见钱先生很放松地接一位他们家都称“小夏”的来电,在电话里,钱先生总是说“小夏”的画画得好,有灵气。钱先生是前辈,能与一位弟子如此平等谈艺术的,我很明白对方在艺术上是很有感觉的。
今年上海美协举办的美术大展,夏建峰就有《菜花韵》入选,画的是春天的菜花地。很使我想到我年轻时在老美术馆,见过唐云先生画的春天的菜花,真是春光灿烂,金黄灿灿的色彩,把当年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墨韵和着色彩烘托在画面中。而钱先生的画风中也有这种抒情笔调。
夏建峰在这幅创作中借鉴得很好,把两位前辈对传统笔墨创新的画风融入在了这幅创作中。中华艺术宫真宽宏,一幅画挂在壁上,没有拿腔拿调的,你的画就隐在了偌大的空间中。夏建峰的这幅国画与张晨初画的油画《莫言》人物像摆在一个平面,互相却是各显其调。这正是我这篇短文要推荐这幅画的感受。
夏建峰讲,“我创作这幅画,主调是写意的。”这话很有道理,这样,春华就有了抒情韵味,把前辈对现实精神的表现就烘托在了韵味之中,营造了气氛。花鸟画本是庭院之画,往精致中去。夏建峰把握了中国画的创新出处在哪里,让中国画的韵味在自然的原色中韵化,如凡高的“向日葵”的黄色一样,往热烈中去。更给人一种无限的延伸的空间感,这样一张画,人们在欣赏时,特有一种气场。为了更加表现这种大气场,更注重写意画的泼墨潇洒的酣畅。正如大展的国画评委所讲,上海的国画家在探寻写意中,虽然过程长,但比那种抠的工笔好。其实好的工笔也是写意的。还是重在理解,夏建峰为了营造春日菜花地的燕舞飞花,春花摇曳的景象,墨笔拉上拉下,纵横交错,就像书法的八面生风,特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