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截至去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截至去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截至去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截至去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截至去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截至去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技术要过硬
姚丽萍
  在“9073”的养老格局中,申城7%的老年人口经过评估后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他们都是经济相对困难的高龄老人。 

  截至2012年底,申城12.6万名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补贴。 

  50岁的居家养老服务员洪丽华照料着6位老人,最小的92岁,最大的是申城“第一人瑞”李素清。今年重阳,洪丽华被市老年学学会评为优秀居家养老服务员。她眼中的社区养老,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专业技能

  护理康复两证都需要 

  居家养老服务,可是门技术活儿,比如,照料偏瘫老人,如果老人左手臂不能动,右手臂能动,帮老人穿衣,该先穿左边还是右边?脱衣裳,又该什么顺序?答案是:穿衣裳,先左后右;脱衣裳,先右后左。 

  “这些小窍门都是护理教科书上教的,不能动的手臂好比衣架,不灵活,就先套上袖子,脱的时候刚好相反。”洪丽华,学点专业知识,做事顺手多了。 

  洪丽华的丈夫是上海人,在取得上海户籍前,她属于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户籍在哪里,做居家养老服务员,关键还是要技术过硬。”洪丽华的挎包里,放着两本书,一本是护理教材,一本是康复教材,书里到处都是记号笔留下的各色标记,不同色彩,只为看起来一目了然。从2010年至今,读透了这两本书,洪丽华考出了养老护理、养老康复两个二级资格证书,明年她还要考高级证书,或许将来也要试试技师考试。 

  劳动保障

  期盼被纳入正规就业 

  但像洪丽华这样的优秀服务员,不多见。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员,能胜任的大多是烧饭、做家务。更尴尬的是,从业人员本身的构成,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为例,现有居家养老服务员近140名,其中,25人属于非正规“万人就业项目”,每小时收入12元,有“三金”;其他110多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小时收入14元,没有“三金”。而在10年前,居家养老服务刚刚起步时,几乎所有养老服务员都来自“万人就业项目”的“4050”群体,如今,“4050”距离退休年龄越来越近,外来务工人员来充实替代,在所难免。 

  “但现在的劳动报酬和待遇,很难吸引能干的居家养老服务员。”洪丽华说,拿到二级护理证书后,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小时报酬是16元,低于市场上钟点工每小时20元-25元的报酬,更重要的是,“既然养老护理是国家职业大典认可的专业岗位,我希望居家养老服务员也都受劳动法保护,不再是非正规就业。”洪丽华说。 

  照护保险

  让老人生活更有质量 

  究竟怎么才能被纳入正规就业?或许,未来的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员,将全部来自专业的居家照护机构,政府从专业机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洪丽华说,到那时候像自己这样“自学成材”的将会是少数,居家养老服务员大多从学校照护专业毕业,进入居家照护机构,然后由机构派往老人家。 

  事实上,专业家庭照护机构已在申城出现。去年3月,“福寿康”成为沪上第一家民企性质的专业居家照护机构,服务老年家庭从最初的十几户发展到如今的100多户,不同于洪丽华照料的6位老人,这些老人的经济状况相对宽裕,都达到了每月3000元-5000元的中等收入水平。照护按小时收费,每小时达到150元,即便中等收入老人,费用也已成为能否接受长期照护的一道门槛。 

  “我很期待,有朝一日居家养老服务能有照护保险,让人后顾无忧,居家养老服务员体面就业,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让老人们的生活更有质量。”这就是洪丽华的职业理想。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技术要过硬
新建住宅区应规划养老配套用房
自贸区揭牌“满月”文化贸易投资升温
自贸区一个月新设企业注册资金超35亿元
部分专题视察将以暗访为主
新民晚报要闻A03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技术要过硬 2013-10-30 2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