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汽车智能化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李永钧
  近几年,互联网与IT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的机遇。目前,国内车联网环境已经形成,其未来的市场规模不容小觑。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我国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汽车将会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这一趋势很有可能比新能源汽车更早走进大众的生活中。

  虽然汽车智能化得到众多人的追捧,但业内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不乏质疑之声。目前汽车智能化技术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就已经出现了分水岭。一派在继续坚定地大胆探索,包括无人驾驶技术,如雷克萨斯宣布第一辆搭载Google自动驾驶技术的雷克萨斯在美国进行道路试验;另一派则开始反思智能化带来的“烦恼”, 最近一家美国车企用传统按钮和旋钮替代部分触屏和语音控制功能,引发了部分人士对于智能化技术的担忧。

  不可否认,汽车智能化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又隐藏着风险。近年来发生的全球大规模汽车召回事件中,由电子系统引发的故障占了很大的比例。在2010年丰田因自动加速在全球大召回的案例中,就曾出现对汽车过度电子化带来的风险的讨论。在汽车厂商推出的各种技术中有些被大规模应用并被证实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被证实为华而不实的。例如,“语音控制”和“汽车遥控”在一项调查中被认为是最不实用的技术。

  但汽车智能化不可能停下脚步。随着智能化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消费者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不断提升,汽车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既然已经无法抗拒汽车智能化这一历史潮流,那么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完善,并且给它一定的时间和宽容。只是,对于汽车公司而言,现在最紧迫的就是要拥抱这一历史机遇。汽车智能化将在双方博弈的同时,不断前行,即便是有诸多不足,假以时日,智能化仍将是发展的主流,现在的质疑只会督促我们尽快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国家在政策层面也释放了信号要支持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2012年,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就联合发布了《2012年物联网发展资金拟支持项目》,其中就包括智能交通领域。尽管现阶段技术并未成熟,但这一潮流已是大势所趋。很多车企也看到了市场前景的庞大,宝马、奔驰、奥迪等国外汽车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驾驶系统;到今年底,丰田、通用、大众、本田等国内外绝大多数车企都已完成或即将完成国内布局及服务上线。无疑,车联网领域将成为未来车企竞争的一项利器。而对于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更是重要的战略发展机会,务必尽快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将面临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李永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汽车智能化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上海通用累计销量突破800万辆
新奔腾B50华东区上市
广告
新民晚报车界车市/汽车周刊B12汽车智能化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2013-10-30 2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