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曲艺展演、上海童谣传唱、上海话能力比拼……近年来,本市各个街镇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熟悉并掌握家乡的语言。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坚持开展“嘎三胡俱乐部”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学习和交流上海话的社区平台;奉贤区金汇镇的偒傣话是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镇政府组织专家建设了偒傣话语音数据库,还开发了偒傣话教材;普陀区长风街道坚持利用寒暑假举办“小脑袋的沪语生活”学习班,为社区内新上海人子女提供上海话教学等语言服务;长宁区华阳街道将保护传承上海话活动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成立了社区沪剧队;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在社区文化中心设立了“黄永生曲艺大家唱”项目,定期开展上海说唱等曲艺传承活动。
市语委、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表示,上海将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全面、妥善地处理好普通话和上海话的关系,使它们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发挥好各自的功能;将在进一步大力推广普通话、不断提高市民普通话能力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科学保护上海语言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方言学习的特殊规律,袁雯倡议上海市民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不要放弃使用上海话,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多说说上海话,让孩子多练练上海话。各街镇也可以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语言服务,塑造上海话的母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