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们来到白家沟参加救援
21日我们从龙门乡出来,一路上看到很多地方都缺帐篷,当晚我们在雅安找了个宾馆住下,第二天就买了几千块钱的彩条布,载着它们往回走。我们沿着进芦山那条路,一路发彩条布,一路帮人搭帐篷。沿路分发物资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去芦山的路上,两边有很多百姓,他们的房子没有垮,但已经算危房了,他们不敢再住下去了,但他们也没有被发到帐篷。因为很多专业的救援物资还堵在路上,没有那么多帐篷送进去,他们就只能住在外面。
所有救援队的注意力当时都集中在震中,就算在路上堵了几十个小时,没办法进到震中地带,也还是在路上等。这样一来,震中地区的人有的都领了一两批的物资,沿路的人却有可能连一次物资都还没有领到。
为了避免这样的疏漏,我们几个人就将车子和四辆摩托车组成越野队,让摩托车在前面探路,我们沿路前往各个山上的小村落,小路、岔路都不放过,只要看见有需要的,就把车往里面开,把东西拉进去。有的路实在太窄,车子开不进去,就只能靠走,我走在摩托车的后面,帮忙给扛着很多物资、看不清路的队友们指路。我们的行动比那些大卡车灵活多了。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很照顾我,走了一段路都会叫我休息一下。我不愿意休息,就让他们安排活儿给我做。他们给我安排了一些轻便的活儿,比如捡铁丝什么的。虽然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但我没说什么,打算先把这些事做好。
捡铁丝听上去是很简单的活儿,但我一点也没怠慢。我捡的铁丝,每一根都很符合标准。我也不像之前的负责人一样,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去收集,而是提前把铁丝都找好了,然后再按照长度分成三类。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我就会按照要求递给他们。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觉得我爱动脑筋,就算是小事也完成得一丝不苟。于是他们放了心,开始给我安排别的工作,比如找胶带啊,竹竿啊,木条啊什么的。后来,他们又发现我很会沟通交流,就让我负责去跟村民打交道。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带,比如铁锤、钳子、剪刀,我们用的全是当地村民的。于是我就要记住哪样东西是从哪家哪户拿出来的,最后用完了要全部还回去。他们觉得这种事情女人去做会更细腻,而我也的确做到了。我向他们证明了,我是有用的。
22日,我们来到白家沟参加救援。当时有户人家,房子的三分之二都已经塌掉了。休息的时候,我就坐在那间屋子的废墟上面,队友们提醒我说那里很危险,说不定余震一来,剩下的那部分房子就会砸在你身上。我当时累坏了,说要震就震吧。话刚说完,真的就震了一下。之前在龙门乡,我被余震吓得跳起来两次,大家都笑得不行了,这会儿他们赶紧转过来看我,结果我就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虽然心里很害怕,还是假装淡定地说:“不就是晃两下嘛,早习惯了。”
我妈拿着相机,要把这一幕照下来。拍就拍吧,我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让我妈拍了一张,随手就发了一条微博。其实也没写什么,就说又震了,都震习惯了,好累啊!我都不想站起来了,都懒得跑了,爱震就震吧。没想到就是这么无心的一条微博,竟然被疯狂地转发起来。
那天早上开始狂下大雨,我们边工作还边“淋浴”。之前我们披着雨衣干活,后来把塑料袋捆在头上遮挡,再后来干脆就什么都不要了,就让它淋吧,反正都湿了,懒得弄了。所有的人鞋子全被泡涨了,踩着都能听到水声。上午还好,到了下午,泡过水的鞋子基本上就走不动了,大家走得都很辛苦,很多人都累得完全不想动了。我的鞋子虽然也被泡胀了,但毕竟是假肢,没什么感觉。所以下午和傍晚的工作,我就成了主力。我主要负责跟人交涉,跑来跑去,挨家挨户去问他们还需要什么东西。
晚上我们聚在一起吃饭,大家把鞋脱下来,脚上都已经开始长水泡了。倩倩的鞋子已经没法再穿,当场就扔掉了。只有我还是活蹦乱跳的,精力非常旺盛,他们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
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晚上,雨还在下个不停,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的队伍,要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