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强度运动
邹大进教授以一幅漫画作为“开场白”,画的是一位手拿病历卡的小胖子,奔走于医院各科室之间。因为糖尿病的危害之大,在于会引发各类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控制不好,就会像漫画上的小胖子,第一个要进的是神经内科,可能发生脑卒中,第二个是心内科,可能发生心急梗死,第三个是肾内科,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或者肾功能衰竭,第四个是眼科,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最后是肺部感染进入呼吸内科就医。”
“中国人胖不起。”邹大进教授介绍说,“欧美人要胖得大腹便便才会得糖尿病,而中国人的胰岛非常脆弱,稍微胖一点可能就会得病。”随着糖尿病概念新的发展,现在把糖尿病和肥胖联系在一起,叫做“糖胖病”。
现在的“小胖墩”越来越多,给今后患糖尿病埋下了“种子”。在某些欧美国家和地区,学校两英里之内规定不能出售甜味碳酸饮料,不得在附近出售零食,“小胖墩”都要登记在册,学校有责任督促老师、家长帮助孩子减轻体重。
“奥巴马的两个女儿超重肥胖,奥巴马夫人制订了减肥的家规,这个家规非常简单,一人发一个计步器,每天晚上睡觉前检查计步器有没有到一万步,如果没有走到一万步就要出去再补上,简单的方法使得两个女儿体重恢复了正常。”邹大进教授认为,“只要有恒心、能坚持,就不会有那么多糖尿病患者。”
除了每天一万步预防糖尿病之外,中等强度的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170减去年龄,这样的脉搏数是理想的运动强度。例如一个患者70岁,运动时的脉搏跳动速度应该达到100次,进餐之后一个小时运动30分钟左右,每天坚持,容易获得效果。
饮食遵守“4+1”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我希望大家都要牢记这句话——一切要以终身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危险为宗旨。”邹大进教授认为,控制血脂、血压、血糖、体重和抗凝,是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呢?邹大进教授建议,要遵守“4+1”金字塔方案,粮食和豆类,每天八两;蔬菜,每天六两;奶和奶制品,每天四两;肉禽鱼蛋,每天二两,“荤菜要少吃,油、盐、糖要适度,注重多样化、均衡性、多纤维。”
有市民问道:“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应该避免面条、粥这两种食物?”对此,石勇铨教授解释说,粥的吸收比较快,血糖上升也很快,面条可以吃,但是不要煮得太烂。“细嚼慢咽四个字非常重要,吃得慢吸收慢,容易有饱感。”
邹大进教授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根面条在嘴里嚼12下,再咽下去。如果控制不住饮食,饥饿感很明显,就放慢吃饭的速度,原来十分钟吃完,现在半个小时吃完,这样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可以稳定血糖。
本次健康大讲堂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闸北区临汾街道、闸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健康教育所、东方宣教中心联合承办,并得到了雅培中国、默沙东中国公司的支持。 本报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