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今天登陆国内院线。18日该片在京举行中国首映礼,导演阿方索·卡隆出席并接受记者采访。谈到片中的“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卡隆称并非刻意讨好中国市场,“中国航天科技本来就很先进”。采访末尾他还开玩笑称:“下次有太空飞行,请中国带我上去一次吧。”
“天宫一号” 非讨好中国市场
中国观众对《地心引力》最关注的莫过于“天宫一号”首次亮相大银幕。事实上此次“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担任着“英雄救美”的重要职责,也被誉为史上最牛的中国元素。当被问到如此设计是否考虑到中国市场时,卡隆予以否认:“这个设定五年前就确定了,那时候中国票房还没爆发,好莱坞对中国也没这么疯狂。事实上拍摄前我和很多宇航员、太空专家就讨论过,并为影片画好了地图,出现‘天宫一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航天科技一直比较先进。”
电影里的天宫一号上还出现了乒乓球拍、水稻、弥勒佛等元素,卡隆称,这些细节并非只是他们的凭空想象:“我们请了中国的顾问,希望营造出一种有人生活在空间站里的感觉。”最有趣的是,导演非常喜欢中国的回力鞋,不仅自己订了一双,在片中也放了一双,“或许是因为机器位置的原因,成片后观众看不到了。”
回应争议 简化情节故意为之
抛开儿时当宇航员的梦想,拍摄《地心引力》对卡隆的诱惑还在于,巨大的太空就像一个隐喻:“让人脱离地球的想法颇具神话和浪漫色彩,而且人必须走出去看看才知道生命的意义。”他透露,是儿子霍纳斯给了他拍摄的动力:“他构想的概念很有意思,太空中宇航员遇到了飞船碎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困境。”
《地心引力》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有质疑声,主要集中在剧情过于简单,仅仅描述两个遭遇险情的宇航员如何逃生返回地球。卡隆解释说,让剧情简化是故意为之,“简单化可以让观众把自身经历放在其中。女主角重新站在地球上,她的求生使命完成了。我不想为了深刻而让她死,而且谁知道她站在荒野上之后发生了什么呢?我不想为调和其他人的口味而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没有意义的。”
演员表现 布洛克像个奇迹
该片被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赞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片”,卡隆称,这样的说法让他受宠若惊:“我为这个影片准备了好几年,一开始很多人觉得我的电影无法拍成,但卡梅隆鼓励我,只不过我要发明自己的器材”。他还强调,尽管影片上映后人们讨论最多的是CG和3D,但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桑德拉·布洛克和乔治·克鲁尼的表演,“布洛克的表演像个奇迹,她如同真的进入黑暗角落,并通过表演准确传递出来。与其说我被她的表演惊吓到,不如说我被她的表演征服了。”
驻京记者 陶禹舟(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