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乌云密布的汽车出口在短期内仍可能难以阴转晴。五大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其局面难以迅速扭转。
一是世界经济下行。在过去数月当中,正是由于一些国家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居民减少了对汽车的需求。比如,在俄罗斯、土耳其、印度、伊朗、伊拉克、越南、巴西、委内瑞拉等国,GDP增长缓慢,消费者信心不振,车市疲软,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汽车的出口。
二是贸易壁垒加大。在重重贸易保护及限制政策的阻碍下,中国汽车出口难度加大。如在曾是我国汽车出口最大市场的俄罗斯,自2012年8月1日对进口汽车征收汽车报废回收费,极大限制了中国商用车的出口,显示出未来中国卡车或将遭受限制政策阻击的极大可能性。
三是人民币升值势头不减。近几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弱化中国汽车的比较优势。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来衡量,人民币迄今已升值35.6%,人民币兑日元韩元升值的势头或还将延续一段时间。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正是由于人民币兑日元和韩元大幅升值,中国汽车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丧失,使得不少海外消费者转而购买日韩汽车,造成中国汽车出口受到明显挤压。
四是自身存在着短板。长期以来,质量偏低、强势品牌缺乏困扰中国汽车出口。我国汽车出口目的地集中于北非、南美、中东等欠发达地区或新兴市场,出口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仍局限在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层面。此外,我国汽车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由于产品差异性小,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价格战手段进行竞争,而且有时由于价格战打得过于激烈,导致企业的研发、售后、品牌建设能力不断削弱。
五是国家出口战略尚待完善。制定国家政策规范汽车出口的呼声一直不断。国家层面的明晰国际化战略路径,鼓励与约束并存的政策,才能利于积极引导汽车出口,使其在海外市场上少走弯路。2011年,商务部就表示,国家将出台政策鼓励出口,规范出口秩序。然而至今为止,尚没有明晰的鼓励出口的国家战略或政策出台。最近有消息称,商务部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采取出口刺激措施。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是时候出台国家战略支持出口了。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