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向我介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祝捷先生,说他为人热忱、豪爽,对书法颇有天分,接受过高人指点,又肯下苦功夫。所以,他的书法尤其是草书,气势恢弘,笔力矫健,整体上给人清静淡雅的感觉。
友人的介绍没错。随着后人对祝先生了解的增多,我觉得他的书法作品各体兼长,尤擅草书,写得淋漓酣畅,笔意恣肆,结字多姿。这种酣畅和恣肆,又是在熟练掌握字形基础上合乎规范的。很明显,如果没有相当的楷书根基,没有大量阅读和临写过古今名家名作,就难以做到这一点。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他的文学批评论著《艺概·书概》就说:“草书之笔画,要无一可以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诚者斯言。
步入中年的祝捷,童年起就热爱书法。他出生在军人家庭,1973年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依旧锲而不舍地勤奋临池,钻研书法理论。1975年,祝捷随学校搬到上海,在海派文化沃土中吸取营养更向著名海派书法家胡向遂、任政、周志高等虚心求教。同时加强文化修养,多临古今名作,多写楷书,融会贯通。自觉得益匪浅。
2006年与香港学者型书法家黄君实先生相遇,是祝捷书法道路上又一个重大转折点。黄先生致力于中国书法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努力振兴中华艺术之价值地位,曾主持佳士得拍卖公司中国书画部20余年,名满海内外。他被祝捷追求书法艺术、提高文化内涵的精神所打动,慨然收下了这位弟子。此时的祝捷已经55岁了。
从此,黄老师认真批改学生习作,逐字逐句地点评;还不时带他参观各博物馆的书法精品,仔细进行讲解;更要求他勤奋读书,加强书外功夫,要求他天天练颜体楷书和打乒乓,以保持功力臂力。在名家们指引下,祝捷的书法艺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书法不单讲技巧,更应是文人心性的自然流露,在笔歌墨舞中表达人生,实现感情和技巧的浑然合一。我们看祝捷的草书,其用笔上下呼应,连绵不断;其章法以整篇谋局,更注重情感宣泄,作品在线条的游走、穿插中一挥而就。他正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着孙过庭的,也是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