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证券市场,必须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笔者体会离不开两句话,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句话是十分新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明白我国就是在现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下,实现了经济规模的世界第二,也空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使笔者看到未来预期只会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可行。所以,必须对现有的资产进行重新估值,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断,没有这样的判断,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继续看资金面做结构型个股行情。
在本栏目笔者有个观点:放下“显微镜”拿起“望远镜”。何为“显微镜”呢?当然就是对已经有《公报》和《决定》的现实状况根本无视,依旧用现在用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CPI、市盈率、上升轨道和下降轨道等等,以为股市虽然表现一般,就以为还能在旧的“游戏规则”里获取盈利,其实,我们身边的基本环境已经或者马上将发生变化,是该停下脚步,拿起“望远镜”,好好看看2020年中国将会变成怎么样,再来看看眼下的自己,是不是会感到“可笑”?来看看中国到2020年将变成怎样。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
当然看好后市,并不代表无视眼前的风险。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地缘政治和国防安全受高度关注,军工板块热点望持续,有助增长市场热度,但也造成大盘的“蟹步”。投资圈特别重视8号文、9号文规范信托等规范发展对资金的影响作用,稳健货币政策下,流动性仍处于易紧难松局面,资金利率下降需要新的举措。近期国债收益率、回购利率略降趋稳,有助缓解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但是,近两周的大盘整理,已经表明股市几乎没有下跌空间。
回顾“11·13”大跌,笔者感受良多,以至在电视直播中点评股市连说三个“过分”,要知道那时60条的《决定》还没有公布,但是,凭着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期待,笔者坚信股市在那时已经树起一个里程碑:中国股市即将迎来不同以往的转折。等到看见《决定》全文,更坚定,国企改革关系牛市能否开启。好在上海即将拉开国企改革大幕,让人们见识牛市的力量。
对于明年可能遇到的风险,笔者认为第一来自于通胀,第二个风险在于地方债务问题。其他问题对比《决定》基本不构成严重的问题。笔者对明年股市持乐观的态度,而且眼下就是一轮行情的起点,改革红利可期,但红利释放具有持续性,等待吧。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