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8日,时值国际妇女节,我的父母结婚。我想,之所以选择这个日期,大概显示了我爸这个大男人对我妈这个小女人的充分尊重和爱意(我爸身高1.83米,我妈则仅1.56米)。打我记事起,就看到他们在上海老牌的照相馆王开拍的结婚照,是非常标准的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我爸浓眉大眼,挺英俊的。我的妈妈则娇小、纤弱、清秀,有着年轻女性的妩媚。
小时候,我记得我爸说起那次拍照时的一个细节:不知是否因为他人瘦,他穿的那件中山装显得领子偏大。为此,拍照的师傅就用了一个夹子把领子从后面夹住,以至从照片的正面效果看,衣服非常合身、新郎的形象也因此加分。就是这样一个也许仅仅是职业性的小动作,就此让我爸对王开留下了一辈子的好印象。以至于半个世纪之后,出过车祸腿脚不便的他,还想走进这家老字号,不辞路途遥远地去拍一张金婚纪念照!细节决定成败,信任何其重要!好的服务,其实是所有商业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它会让顾客一辈子记得你,念着你,不断地再来找你!
到了2009年3月8日,我陪伴着我的父母再次来到位于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王开照相馆拍摄金婚纪念照。那时,作为女儿的我,也已年近半百。五十年前,他们的人生诸事,还在宇宙间一片混沌之中翱翔的我,自然无缘、不可能参加;但现在从今往后,他们的生活百事,我就应该且必须参加,义不容辞!
把相隔半个世纪的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时光的雕刻和岁月的摧残一目了然,让人心意难平!父母老矣,这其中有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使然,但更因“文革”加诸于身的苦难和风霜。他们在所谓“干部四个面向”政策安排下,远赴冰天雪地的中苏边境,和一大批十六七岁的知青孩子们,在黑土地上度过了很多年艰难困苦,但也不乏美好回忆的岁月。
我的老爸老妈走过了金婚,这是一件让我们做子女的感到幸福和自豪的事!有的恩爱夫妻,因为不可预知的意外或疾病而痛失爱侣,一方撒手人寰,被迫阴阳两隔。时至今日,身旁耳边,还有常常可见可闻瓦解离析的婚姻。失去婚姻的当事者有的可以重新构建婚姻,有的却未必如此幸运。那些重建婚姻的伴侣,想要走到金婚,自然就比和原配的多了一些难度。因为时间是硬指标,它不可伸缩。五十个三百六十五天,其实想想,真心的不容易!这其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是阳光明媚。两个人,要逃得过岁月的风刀霜剑,经得住命运的重重考验,没有彼此相互的理解、谦让、包容和爱的恒力,加上上苍的眷顾,是断断走不到金婚的。能够走到金婚的伴侣们,你们有福了!
我羡慕我的父母,羡慕所有已经走到或即将走到金婚的老人家,祝愿他们健康幸福,晚年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