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时刻表有无科学依据?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作息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有合理性不宜夸大
器官工作表称,“一般吸烟的人早上咳嗽得厉害,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这说法是否科学?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张春燕说,依据中医理论,凌晨3点—5点是气血流注肺经之时,此时人体处于深度睡眠,有利于分配全身的气血。如果吸烟的人肺气虚弱,主呼吸的功能减弱,就会出现凌晨咳嗽厉害的表现。
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明杰从西医理论解释说:“气道覆盖的纤毛起到排出空气中污染物的作用。吸烟使纤毛麻痹不能正常工作,污染物容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并导致炎症。睡眠后因停止吸烟,纤毛功能得到修复,将毒素及分泌物向上送出,所以晨起咳嗽。”
“如果能严格按照网络上说的那样做,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传言也有夸大其辞甚至不准确的地方。比如肝脏其实一直在工作,并非只在晚间11点至凌晨1点排毒。而凌晨3点至5点恰逢阴阳交替,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说不能用止咳药很牵强。”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全毅红说。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医生吴义春博士说,传统的气血时辰理论来源于实践,植根中华文化。人作息的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气血时辰理论不宜夸大,也不应神秘化,更不容否定。
顺应自然才是养生
“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而发生紊乱。当生物钟经常紊乱,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张春燕认为,顺应自然规律和动静结合才是养生。人体的生物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有着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生物钟上存在着内在的时间节律性。
具体来说,应该如何作息呢?李明杰说,睡眠时间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健康成人应保障7—9小时的睡眠时间。
张春燕说,作息和睡眠应有节律,每天睡觉、起床时间基本固定。同时,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睡得太晚,起得太晚,以免影响脏腑功能及气血的正常运行。“晚上9点—11点周身气血俱注于三焦(注:三焦是中医一个特有名词,指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身体全面休整。”张春燕说,《易经》认为,身体的阴阳平衡直接受三焦的管理,如果三焦不通,就会生病。因此熬夜对身体健康的损害非常大,不值得提倡。
对于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长期上夜班的人来说,如何降低对健康的损害呢?吴义春说,上夜班的人晨昏颠倒,要按照工作时间调整作息规律,让身体尽量保持最佳状态。
他为上夜班的人提出五点建议:一是适当补觉;二是有空打盹;三是安排调休;四是清淡饮食。上夜班耗损阴血,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如鸭肉、绿豆、冬瓜、百合等食品;五是学会“催眠”。上夜班后,大脑皮层容易兴奋,可适量喝点热牛奶,创造放松的环境。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