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全民导师”
高兴
  高兴

  这些天在巴西采访,由于地处南半球,正值当地夏天,日照非常厉害。结果,包括我自己在内,代表团里许多人被晒得褪了皮。

  晒得褪皮与呛得咳嗽,防晒霜与口罩,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三十年前,去国外一般都说“开开眼界”,今天,出国变成了“开开口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成了一大理由。

  这些天的雾霾,更准确地说是,这几年的雾霾已经让我们尝到了苦头,而且每一次大范围的雾霾,让我们愈发明白两点:第一,雾霾治理,不是一天两天行动起来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场长期的战斗。比如,发端于上世纪40年代的洛杉矶空气质量整治,用了整整半个世纪,才把年污染天数降为零。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第二,空气是流动的,它可不懂这里区号是010,那里是021,治理雾霾是全国范围的联合行动,光靠一地甚至一块区域,作用不明显。

  既然大家已经有了共识,那么,接下去就是怎么做的问题。综合治理雾霾,牵涉到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有经济发展层面的,有法律法规层面的,有治理手段层面的,还有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层面的。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其实都能有所作为,对个人来说,哪怕你少抽一支烟,少开一天车,少吃一只炸鸡腿,可能都是一种努力。微细的努力合起来就是巨大的改变。当然,更多的改变,是来自政府层面对GDP的追求方式,这些,在此不再赘述。

  央视网昨天刊出一篇文章,说是雾霾带给我们五大好处。“好处”说不上,但称为“意外收获”还是对的:雾霾让我们更团结、更平等、更清醒、更幽默、更长知识。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如果我们面对什么事情,都能这样团结一致、这样广义上的公平公开、这样时刻保持清醒、这样从容幽默、并像苹果手机一样不断地充实自己,还有什么难得倒我们?

  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完全可以把雾霾从“全民公敌”变身“全民导师”:在非战争年代,它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却也给了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

  对待雾霾是这样,对待腐败呢?对待住房难,对待就医难,对待上学难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嫖宿幼女罪当废则废
“全民导师”
长汀房产网
别把尾气当成屁
最“牛”快递
“井居”一族的幸与不幸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全民导师” 2013-12-10 2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