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面积有近200平方米的商铺共有5间,已经搭建了近18年。虽然是违法搭建,我们也拆了多次,但屡拆屡建,拖了很久一直没能拆除,主要原因是商铺层层转包,‘绑定’了四五家单位的利益。”杜家宝向记者坦言,这里面既有集体利益,又有个人公司的利益,拆除阻力不小。但拆违部门和商铺所有者以及承租人、转租人的沟通也没有停止过。
“转机”出现在今年8、9月,闸北区创建国家卫生区第一阶段进入了关键期,区拆违办再次启动了拆除5间商铺的“攻坚战”,召集相关单位开会讨论,如何啃掉这块“硬骨头”。“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每个单位都只谈“不能拆”的理由,关键词只有7个字:“我的奶酪不能动”。
紧接着,又开了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主题还是“算账”和“说理”。拆违办工作人员还上门做工作,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商铺目前的承租人、上海富业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董事长庞焕泰是部队师职转业干部,他下海自主创业,在永和路456号租房创办了以经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雍和创智广场”,5间商铺是其中一部分。不过,商铺转租给了个体人员经营水果、杂货、点心等。
“老庞,你也看到了,商铺经常有跨门经营的现象,弄得垃圾满地,影响车辆进出和环境卫生,对你的创意产业发展也不利。客人到‘雍和创智广场’考察,位于广场进出口的商铺是必经之地,见到如此差的环境,他们还有兴趣进驻创业吗?”杜家宝耐心劝说:“拆房是会损失点眼前利益,可从长远看,你得到的利益肯定会更多。交通顺畅了,环境改善了,高端商户入住多了,你的收入不就高了吗?闸北创建国家卫生区,要是成功了,你的创智广场就是‘国家级’的了,对商户的吸引力不就更大了吗?”
“有道理。”庞焕泰最后表示:“我也觉得在违法建筑里赚钱总不太踏实。违建迟早是要拆的,不如现在就拆吧!”他告诉杜家宝,这笔账他已经算好了,把收益和赔偿加在一起,他要损失几十万元。“为了多数人的利益,我愿意承担损失。”
庞焕泰一带头,对其他四家利益攸关单位触动很大。在一个多月里,区拆违办、彭浦镇与五家单位沟通、商谈数十次,最后各方达成了自拆违建的共识。上海富业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更是拿出一笔补偿金,补贴租赁经营者,促使他们很快腾屋,搬到旁边的菜场经营。
如今,永和路456号出入口区域变得干净、整洁了,交通秩序井然,不仅居民高兴,也吸引了更多客流。拆违后,去“雍和创智广场”考察者络绎不绝,仅两个星期,就有五六家中外企业签约入住。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