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店招纯英文显示“国际范儿”?
商家如此做法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定
周诗旻 左妍
  “我最近到松江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逛街购物,发现一些店铺的招牌上没有中文。看见这样的商店,非要走进去才知道是卖什么的,令人扫兴。”近日,家住松江区的读者邹老先生致电本报反映,现在的店铺洋化程度严重,店招没有中文,老年人无法辨认。

  根据读者提供的照片,记者注意到,位于松江人民北路附近的这五六家店铺扎堆一起,招牌上果然全是英文,并没中文注释。其实,邹老先生反映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经营者表示,不用中文是为了让自家店铺看起来更有“国际范儿”,比较容易吸引赶时髦的年轻人。那么,这么做是否符合规定呢?

  就此,记者咨询了松江区教育局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和区绿化市容管理局城管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公共服务行业的招牌、告示、标志牌如需使用外国文字,应用规范汉字作标注;公共场所的招牌、设施等用字违反本办法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用字违反本办法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然而,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对店招的整治目前仍以店招是否超出规格或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的问题为主,很少有人投诉文字不规范问题。条文虽有规定,但威慑力有所欠缺,对拒不改正的也只能予以警告后督促其限期改正,没有具体的惩处措施,在实际执法中经营者根本不会当回事。

  对于店铺招牌全是外文的情况,有市民表示,无论是从顾客对店铺的了解还是从店铺本身的广告传播来说,其实都是不利的。即使在外国的唐人街,写满中国字的招牌上也会留下当地语言文字的注释。中国的土地上,店铺的招牌上应有中文的一席之地。

  通讯员 周诗旻 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景观河竟成一条臭水浜
消火栓上接管子 淘米洗菜汏衣裳
助动车成运输车 载人带货太危险
未配设施清洗有毒储物箱
临时“铁皮房”“转正”当厂房
电动车停斑马线 行人只得绕道走
哪里有维修盲表盲钟
店招纯英文显示“国际范儿”?
广告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22店招纯英文显示“国际范儿”? 2013-12-14 2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