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 影像杂叙~~~——剪影拍摄简洁抽象出造型
● 影像杂叙~~~——剪影拍摄简洁抽象出造型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 影像杂叙
空间给彼此更多可能
——剪影拍摄简洁抽象出造型
尹仁沐
■ 《门环》吴伟 摄,摄于嘉定老街,用剪影表现门环,更让人产生联想
■ 《晨牧》周志娟 摄,摄于吴哥窟,清晨的朝霞渲染着画面的气氛,更突出主体的剪影魅力
■ 《洋山港》 姜锡祥 摄,以吊机为前景,选择日落时分拍摄,增添画面气氛
■ 《收工》黎彪 摄,摄于吴哥窟,用剪影表现摄影发烧友,小狗为画面增添情趣
■ 《晨曦中的南汇嘴》兰翔 摄,按天空亮部曝光,突出装置结构的剪影
■ 《流连忘返》黄田 摄,摄于中华艺术宫,用剪影表现参观的观众,更能突出的对比效果
■ 《张力》秦涛 摄,摄于十六铺,仰角拍摄使建筑产生夸张,天空背景形成剪影
■ 《小镇印象》童吉 摄,摄于西塘古镇,采用大光圈拍摄,虚化背景突出剪影效果
  ◆ 尹仁沐

  剪影摄影能让摄影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化平凡为精彩,将完整、饱满的景物进行一番加工、“剪切”,利用对明亮背景的曝光以及合理的隔离空间布局,让摄影师指定的“主角”更突出、更抽象。

  要进行拍摄,一般都选择早晨或傍晚,因为这两个时段的阳光能让景物产生最自然的倒影,如果是以天空为背景,此时拍摄就能将被摄体衬托在天空,按天空亮部曝光来达到剪影效果。白天热闹的洋山深水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有种别样的美,在远景中,以海天一线的明亮为背景,吊机为前景,整个画面中最清晰的就是吊机以及码头上建筑的形态。背景上的留空让空无一人的码头被更好地“剪切”出来,更平添了几分沉静,而原本略显单调的黑影在橙黄相间的映衬下反而更加吸引目光,这就是剪影的魅力所在。

  除了挑选合适的光线来营造,对被摄体本身也要求要有漂亮的形态,否则再好的背景也出不了精彩的剪影。作品《张力》中选择了十六铺新建的地下空间建筑作为被摄体,正是要利用建筑本身优美夸张的线条设计来加分。我们的城市中,有不少像这样造型独特的建筑、桥梁、雕塑等等,选择这一类景物作为剪影的形象往往能在画面上表现出超乎预期的效果,经过背光的处理,就只突出建筑体本身的结构美,排除其他因素比如色彩、材质等影响,就能让建筑主体产生更简洁清晰的印象。

  剪影不但突出了物体的结构表现,更能很好地抽象出主体的美感,甚至说出背后的故事。

  《收工》中的摄影爱好者在长时间等待日落并终于拍到理想的画面后,收起三脚架正向着镜头走来;一旁的小狗形态清晰,让人仿佛能感觉到它正欢腾地摇着尾巴。这一幕自然又温馨的场面正是由于捕捉到人与小狗的轮廓,从而虚化了细节,反倒使得人物的动作更明显。《流连忘返》则利用展览厅中原本的照明,既突出了巴金浮雕的细节,又将行走着的参观者抽象化,只留下影影绰绰的动感,强烈的对比更让人感到主次分明。

  在拍摄剪影时还需注意,虽然以曝光补偿减少曝光也可行,但最好还是采用全手动模式,这样可以增加拍摄成功率。另一方面,手动模式更能随心所欲,能更好地达到摄影师的理想效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空间给彼此更多可能
这把“剪刀”就握在自己手中
新民晚报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B12空间给彼此更多可能 2013-12-14 2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