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筱文艳:生我不负淮剧情
乔谷凡
  乔谷凡

  6.学戏兴许是一条活路

  金奶奶抽鸦片,小喜子就在一旁服侍,又是打扇,又是捶腿,至于家务什么的样样都做。小喜子手脚勤快、嘴巴又甜,金奶奶便动了想收养她的心思。三个月后,金奶奶正式向刘家提出,小喜子由她收养,归金家所有。要把不花钱的劳动力白白送掉,刘家自然不愿意!于是刘木初赔着笑脸,借口张少卿临死前曾经托孤于他,怎么说也是“养女”,把“养女”送掉,旁人会说三道四,情面上也说不过去,说完就急急忙忙地把小喜子领了回来。

  小喜子回到刘家,还是当丫头。虽然说小喜子在金家三个多月,刘家少爷依然病痛不断,但对小喜子来说,还是“命毒”耳边闻,“克星”当帽戴。刀伤皮肉话刺心,这些话成了她的精神枷锁,时时折磨着她,压迫得她抬不起头、透不过气。

  小喜子也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有时觉得别人骂得没有错,如果自己不是命毒,亲生父母怎么卖了她;如果自己不是克星,养父母怎会相继病死。那就认命吧,学门手艺,凄凄惨惨,苦度一生吧。永年路上有个摇袜摊,她想学摇袜。她徘徊摊前,向摊主哀求,摇袜师傅问她有钱吗?拜师是要付学费的。她没有钱,此路也就走不通。路在何方,她看不到,于是想到了死,死是不要付费的。

  那是个黑洞洞的晚上,小喜子站在阳台边上,晚风吹着,乱发掩面,她慢慢地跪在阳台上,叩了三个头——舞台上学来的,临死要叩头。之后,她又缓缓起身,她把零乱的头发绞成一束,咬在嘴里,显得壮烈一点;她想眼一闭、脚一蹬往下跳,来个一了百了。但是,毕竟是孩子,想法简单,她犹豫了。养母曾经说过“好死不如赖活”,“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跳下去成了血肉模糊的一摊,想到这些就觉得可怕,自己年纪轻轻便寻短也着实不甘心。活也难,死也难,她跌坐在阳台上,抽抽泣泣,呜呜咽咽。突然,舞台上武戏开始了,锣鼓声声,“仓仓仓才,仓才仓才……”之声一阵急似一阵地传到她耳朵里,一阵阵地震撼着她的心房,仿佛在锣鼓声里闪现出一线生机,觅得一丝希望。学戏吧!学戏兴许是一条活路。

  学戏,谈何容易。“宁送三亩田,不教一出戏。”——这是行话,也是真话。

  这句话,既有它存在的历史原因,也有它实实在在的道理。那时候唱戏没有台本(剧本),实行的是幕表制。所谓幕表制,就是演戏前,先由说戏师傅(或者班主)讲一个大概的故事,再划分场次,分配角色,规定出场程序。之后,具体说什么、唱什么就由演员自己发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凡参加演出的演员,无论角色戏多戏少都是编剧。这个戏演得多了,通过舞台上的不断磨练,根据观众的认同程度,唱词可随增随减。有的桥段和唱段相对固定了,这就形成了套路。例如演“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戏,那么就有“定情”、“思夫”(思妻),或者“哭夫”(哭妻),夫妻“团圆”等唱段,形成套路之后,在这个戏里可用,别的戏稍加改变也可以用,所以谁的套路多,就说谁的“肚子”大,谁的本事大。

  当时唱戏,以唱为主,少身段,少说白,有的演员可以捧住肚子一唱几百句,耗时几十分钟。这么多唱词,虽说水词(信手拈来,没有多少意思的词)很多,但是在韵脚上却有严格的要求,上句必须落在仄声上,下句必须落在平声上,即上仄下平,用错了叫“跷脚”,锣鼓点子直往你腰眼上送,叫你难受,弄不好会被观众嘘下台。这还不算,无论你唱多唱少,一个唱段必须一韵到底,几百句唱词一韵到底,何等艰难,决非一日之功,必须有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很费心血。还有“对子戏”,旦角往往与生角对戏,生角唱什么词,旦角要接上去,内容要合乎情理,要有情节。

  淮剧用的是中州韵,一共有二十个韵部,有的韵部可以用的字很多,这叫宽韵,比如“琴心韵”(与“辰生韵”、“晶莹韵”可通用)、“苍黄韵”;有的韵部可用的字很少,这叫险韵,比如“希奇韵”、“邋遢韵”。宽韵用多了,变成烂韵,唱句出不了新意;如果用险韵,你唱了上句又找不到下句可接的词,这就要相互磨合、相互照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国 壶
筱文艳:生我不负淮剧情
毛泽东喜读《唐诗三百首》(上)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B15筱文艳:生我不负淮剧情 2013-12-21 2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