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
陈守文
  ◆ 陈守文

  艺术新闻盘点 达·芬奇机械发明展诠释“全才”本色

  作为艺术史上不得不得到的传奇,莱奥纳多·达·芬奇给世界创造了无数惊喜,除了无与伦比的智慧,在他身上值得一般人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本刊2013年9月7日B2版《艺术家也能是“全才”——用当代眼光重新认识达·芬奇》借回顾达·芬奇的人生和经历,对当代艺术家也该更多元化发展作出一点提示,请停下疾行的脚步,回头看看。

  达·芬奇首先让我们看到“文理不分家”的典范,其实在艺术创作中,只要有创意,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材料都能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达·芬奇的众多发明很多还长眠在他的手稿中,很多即便今天看来都充满想象力,而发明中所透露出的科技智慧很多都被运用在了他的艺术创作上,比如《蒙娜丽莎》那个神秘的微笑,至今人们还在研究究竟是什么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迷人。将达·芬奇放回到那个人才辈出的文艺复兴年代,他依旧是出类拔萃的,因为他在五百年前就完成了艺术科学化,手稿中《维特鲁威人》所绘制的完美人体比例在当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无论是他的科学发明,还是他的艺术成就,背后透出的都是他在那个时代敢于超前地创新、大胆地探索的精神,这才是他给世界最大的贡献。

  其次,达·芬奇是“全才”,但依旧是个正常人,他在绘画和发明过程中也同样经历过失败。很多人只看到他的天赋和成功,却常常忽略了他成功背后超出常人百倍的努力,他的很多壁画都“毁”在他的创新中,壁画技法和涂料的科学实验使得我们能欣赏到的经典壁画少了许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达·芬奇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钻研精神是很多人所没有的。尽管现在不是文艺复兴这样“百花齐放”的时代,但达·芬奇身上所涵盖的文艺复兴精神——不受传统束缚、不断探索创新还是值得今天的艺术家们借鉴。比起那个年代,当下的社会充斥着更多名与利的诱惑,要成为达·芬奇那样的“全才”还需更加坚定和努力才行。              本版摄影:姜锡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第T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当今需要更多真诚和努力
不缺实力就不需要附庸
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
新民晚报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T02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 2014-01-04 2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