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不少城市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里永远都不乏青少年的身影,有些学校在工作日还会特意组织学生去参观艺术展出,或者去一些开放艺术课程的美术馆进行学习。从三四岁的儿童到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无论是否处在能够理解艺术作品的年纪,家长或老师都会鼓励他们多去感受一下艺术的氛围,这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在中国家长眼中,艺术并不是都适合青少年的,尤其是现当代艺术作品,不但晦涩难懂,有些甚至是血腥的、色情的。中国家长有这样那样的普遍观念绝不仅是家长本身对当代艺术的误解,更多时候是国内的当代艺术展出上往往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虽然有不少好的当代艺术作品,但也的确有些无病呻吟者。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往往是从最单纯的视觉感受开始的,即便他们还不能理解作品的文化含义,但至少在艺术构图、色彩、形体的把握上能得到一些收获。国外不少美术馆都会在周末定期开展一些让青少年能够参与的艺术创作学习,有时还会邀请一些艺术家来指导,并且很多都是免费开放,可以看到孩子们自由地或坐着、或趴着,专注地完成着自己的画作或是雕刻,也许未来的艺术家们就在这些身影之中。
当然,在风气开放的西方,很多当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很出彩,但行为处事却并不一定如此,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时不时地进行正确地引导,让孩子学会正确判断什么值得学习。当代艺术正在发生,有进步的同时自然也会有弊端,从艺术家、艺术馆做起,创作更多大众的、适合城市文化的作品,才能让青少年爱上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