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台背后
甘 鹏
  甘 鹏

   “幽灵”穿着白色的袍,头发几乎垂到地上,眼睛是两个暗洞,脸上鲜红的血丝……要是平时看到这样的东西,我大概已经吓得腿软了。但这天晚上,即使是在黑漆漆的环境下撞见,我也一点不怕她。因为“幽灵”在呵呵对我笑呢。这是邵音音主演的舞台剧《长发幽灵》在香港牛池湾文娱中心演出场地的后台。扮幽灵的女孩叫映鸿。我问她:“打扮成幽灵,你自己怕吗?”她笑着说:“不怕不怕。”“那累吗?”幽灵服看着就重。她亦笑,说:“习惯了。”映鸿有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姐姐叫映清,是这出舞台剧的女主角。姐姐有大量戏份,穿漂亮衣服,舞台上还有男主角的爱。而她这妹妹特型出演扮“幽灵”,化恐怖大浓妆,没人看得到她的脸——若不认识其本人,根本不会知道这个扮幽灵的女演员其实和女主角一样美。委屈吗?有怨言吗?她却根本不计较这些。当姐姐穿得漂漂亮亮上台去,她就穿着沉重的幽灵服在后台飘来飘去。遇人总是笑盈盈。很多人都想和难得一见的“幽灵”合影,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摆POSE,配合。“幽灵”上台的时间是不多的,不上台的时间她就在后台候着场。有那么几次,我看到她在后台的角落里趴着睡着了。也许是等得无聊,也许是累了。黑暗里,趴着一个孤零零的“幽灵”,背后是一个敬业而乐观的女演员。她让人感动,怎么会怕呢?

  这个叫作“团剧团”的团体里,都是和映鸿一样可爱的年轻人。唯一的长者,是他们的老师,资深演员何伟龙。我去香港看戏的那几天,听说他早前摔伤了。也是在后台,好几次,我看到扮演菁菁的演员晓桦,扶着他,一步步地走、下阶梯。晓桦扮相还是台上那个穿着蓬蓬裙骄傲如公主的菁菁。但她悉心地盯着老师,脚步一点点挪动的时候,不是什么公主,只是个孝顺的孩子。

  也是偶然才知道,一直牵着音音姐的手带她穿过黑暗送她上台的催场员,其实就是下午场扮她这角色的B角演员。脱掉主演服装,白天的女主演,晚上兼做工作人员,尽职又尽责。

  “舞台剧演员比不得影视演员,出不了大名,博不到大利,能做这行的,哪个不是对这行业有十分的热爱呢”——聊起为什么他们这样敬业,音音姐这样说,“你再看他们的老师何伟龙先生,摔伤了,走路都困难。还在那样拼命地演戏。言传身教,这些学生,怎么能不受教。”

  我看到,何伟龙脸上一大块乌青,摔交摔的,厚厚的粉仍遮不住。但他没停演一场。

  他创建了团剧团,香港湾仔区下的区一级民间话剧团。在繁华大都会香港,他们做的舞台剧,没港剧那样影响大、没电影那样利润丰,就像在后台会趴着睡着的“幽灵”,是有一些寂寞的。但他们坚持,乐在其中。而我亦觉得,他们创造的是不同于亦不亚于港剧与电影的价值。多元一起,才构筑成丰富的香港文化。

  (编者后记:截稿前惊闻何伟龙先生离世,仅以此文向这位默默于一线奉献一生的演艺工作者致哀、致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舞台背后
骗果贪根
为了回家而旅行
火树银花
“口才”与“口德”
今宵灯谜
冬食醪糟好时候
珍惜传统文化的慢格调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舞台背后 2014-01-11 2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