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里看国产片
汤惟杰
  汤惟杰

  元旦才过去几天,新年倒计时的欢呼还余音在耳,这个时节聊电影,不免让我生出些许好奇:过去的上海人在新年里看过哪些国产影片?他们又是上哪几家影院看的这些片子呢?

  正好手头有些资料,于是一通翻检,稍稍有了点概念。

  直至1921年,上海方开始有批量地摄制影片。在此之前,国产电影的生产尚不成规模,一年也就寥寥三五部,有的年份还根本没有拍摄的记录。因而,从1922年开始,上海观众才有每年年初看国产片的记录,这年的1月23日,在上海首映的国产新片,是但杜宇导演的《海誓》,由他创建的上海影戏公司出品,首映影院则为西班牙商人雷玛斯经营的夏令配克影戏院。次年,1923年的1月,首先和沪上观众见面的国产片是明星公司的短片《两头人》,时间为1月4日,地点在宝昌路贝勒路(今淮海中路黄陂南路)的中国艺术会;而到了26日,明星公司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大闹怪戏场》就在夏令配克登场了,同时在该影院首映的,还有上海影戏公司的《顽童》。

  1928年新年元旦,明星公司郑正秋编、导的《杨小真》(又名《北京杨贵妃》)在北海路的中央大戏院公映。中央大戏院最早为1923年建成的影院——申江大戏院,次年湖北路上的亦舞台拆除,戏班迁此上演京剧,影院改名“申江亦舞台”,1925年亦舞台转给明星公司经营,更名中央大戏院,重新放映电影,后又转归张石川和百代公司经理张长福组建的中央影戏公司所有,在其院线全部7家影院中赫然领衔。中央影戏公司以“提倡国产影片”为标榜,故中央大戏院也获得了“国片之宫”的头衔,从1926年到1930年代中期的不短的年头里,大量国片的首映地都被安排在了“中央”,直到“金城”的崛起。

  联华公司孙瑜导演的有声片《大路》,是1935年的新年头一天在北京路上海金城大戏院举行的首映,盛况空前。“金城”,一年前由柳中亮、柳中浩兄弟投资建成,此前,柳氏兄弟在南京的新街口经营的一家影院——“世界大戏院”,就以放映国片著称。在上海的金城大戏院仍然以国片为号召,1788个座位的容量,以及良好的设施,使其一跃而居国片影院的头把交椅。1936年1月1日,选择“金城”首映的,是艺华公司的《凯歌》,该片由田汉编剧,导演则为卜万仓。

  1937年的1月,沪上有多部国片面世,元旦这天,派克路(今黄河路)的卡尔登大戏院首映黄嘉谟编剧、方沛霖导演的《化身姑娘(续集)》;一周后的8日,新光大戏院(宁波路)公映联华公司的集锦式故事片《联华交响曲》,由8小段故事集合而成;而金城大戏院中,新华公司吴永刚导演的《壮志凌云》正在热映;15日,明星公司的《永远的微笑》(刘呐鸥编剧、吴村导演)也正式在“金城”首映……

  写到此处,正好从网上扫到一则中国电影市场的利好消息: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217.6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市场份额高达58.65%,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

  赶紧地,查排片表找部国产电影来看吧,当然前提是,要好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人物/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鱼 生
快乐者的忧伤
智慧快餐
泰戈尔给他取过名
今宵灯谜
新年里看国产片
“走程序”小议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新年里看国产片 2014-01-12 2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