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性能力减退来自身体的警报
虞睿
  40岁的张先生进入了职业发展的上升期,然而忙碌紧张的工作状态却让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滑入了下降通道。令他感受最明显的是,夫妻间很难获得满意的性生活,他为此专门去医院咨询检查,被确诊为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ED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52%的40岁-70岁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ED。“为什么刚步入中年,就会这样?”这是张先生最感困惑,也是无数像张先生这样的中年男性最想获得专业解答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男性40岁后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逐渐出现由盛转衰的过程,性能力渐渐走向下坡路,并容易出现沮丧、消沉、易怒、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人到中年,体力和健康程度都不如年轻时期,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ED。因此,中年ED是再正常不过的普遍情况。

  除了中年人容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内分泌失调影响外,ED的病因很多也较复杂,其中有一项值得提醒,ED也是血管疾病的信号之一。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及心功能异常动脉阻塞等任何可能导致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减少的疾病,都将导致ED。即便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张先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重视的,也能意识到性能力的减退是来自身体的警报。在此奉劝年过四十的男性在性观念上应有所调整,坦然接受性能力减退的现实,另外,应正视ED带来的危害和困扰,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避免“性下岗”。

  国际上治疗ED的首选药物是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PDE5抑制剂又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种。长效PDE5抑制剂家族新增了每日一次、小剂量服用的用药选择,在性生活过程中帮助患者抛开时间顾虑,获得心理受益。张先生在服用新药后不久的日子里,已回归令夫妻双方都满意的性生活。        虞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6版:运动汇
   第B07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08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夜光杯
   第B12版:阅读/连载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民生上海
   第B15版:民生上海
   第B16版:民生上海
性能力减退来自身体的警报
软组织劳损切莫混同颈椎病
查好肺功能 舒畅过大年
癌痛控制 还病人尊严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性能力减退来自身体的警报 2014-01-13 2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