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癌痛控制 还病人尊严
章苒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20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癌症确诊时,约50%的病人已存在疼痛。研究表明疼痛会严重影响癌症治疗效果。根据2007年的一项国外临床研究,在治愈后肿瘤患者中,癌痛发生率也达到了33%。癌痛发生的原因60%由肿瘤因素引起的相关骨软组织、神经、内脏等部位的疼痛,由化放疗等治疗因素所引起的疼痛约占20%。

  生理疼痛让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同样背负沉重的负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马柯教授指出,许多癌症末期的病人,经常因身体疼痛而失去求生的斗志,如何控制疼痛已经成为癌症治疗重要的一环,甚至是癌症末期病人追求生命最后尊严的唯一要求。很多癌症病人抱着这样一种传统观点,即只要癌症好转,疼痛就会自动消失,因此对癌痛的治疗并不是治疗中的优先选项,能忍则忍,能扛则扛,到扛不住了就直接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而那个阶段往往已经是临终前的严重疼痛阶段。

  马柯教授介绍,对癌痛的治疗应该与标准抗肿瘤治疗同步展开,一般第一阶段会采用非侵入式治疗,如止痛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第二阶段采用非破坏性侵入治疗,如神经阻滞、鞘内药物输注等。

  在各种癌痛疗法中,最有效、最核心的是微创介入疗法,俗称“植入式镇痛泵”技术,它把人体最需要的药物(或治疗措施)用最简捷的方法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也就是将少量吗啡等止疼药物直接送达疼痛的靶心,即可有效控制疼痛。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植入式镇痛泵就在临床使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同等疗效下,这种疗法所使用的药量只需口服药量的1/300,当然也极大地降低了使用吗啡等止痛药物的副作用。该系统是植入体内的,病人不需要经常跑医院,可以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有尊严地面对生命。

  马柯教授呼吁进一步加强疼痛尤其是癌痛治疗的规范化,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要彻底改变忍痛扛痛的理念,积极地应对疼痛这种疾病。        章苒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6版:运动汇
   第B07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08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夜光杯
   第B12版:阅读/连载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民生上海
   第B15版:民生上海
   第B16版:民生上海
性能力减退来自身体的警报
软组织劳损切莫混同颈椎病
查好肺功能 舒畅过大年
癌痛控制 还病人尊严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癌痛控制 还病人尊严 2014-01-13 2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