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民生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化建设是宝山人民的生命线
朱全弟
■ 炮台湾公园湿地景观
  印象中的重工业宝山,是一座硬邦邦的城市,如今她已变身为绿树庇荫草木遍地的柔软之都,成为上海继闵行、松江后第三个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城市。

  去年岁末,长三角媒体记者联合采访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她也慨然说到:从2003年起,三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都致力于宝山的生态环境建设。目前,宝山有76个大大小的公园,平均1.18万人拥有一座小游园;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2.6%,人均绿地达到23.2平方米。外环绿带绕城而过横贯东西,面积达16000余亩。6500亩的顾村公园和1200亩的炮台湾公园不仅成为宝山人民也是上海人民理想的休憩地。另外,宝山的减排幅度全市第一,全区空气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回顾十年前,宝山大地一片灰蒙蒙,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各种呼吸道疾病频发高发,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绿化建设、生态改善成为宝山人民的生命线。从一开始,宝山区委、区政府就从当时还很拮据的政府财政收入中固定绿化建设资金,抓规划布局,抓项目落地,确定三年、五年、八年目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环区步道、五大结构性公园、外环绿带、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居住区绿化、企事业单位绿化全面推进,将一片片绿地从纸上落到了地上。

  如今,宝山人民十分珍惜来自之不易的绿色成果,为了挽救临江公园一棵被台风刮倒的古树,在盛夏炎炎烈日下,绿化守护人不惜将棉被和枕头浸湿后覆盖在古树撕裂的根部,为抢救古树赢得了宝贵时间。棉被虽然报废了,却换回了百年古树的第二次生命。

  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宝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型发展不断深入,但“让宝山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全区上下达成的共识却从未改变。宝山始终把生产发展和宝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三者融合在一起。回过头来,重新审视炮台湾公园和顾村公园,它们是那样的自然生态,那样的深受市民喜爱。与此同时,它们又有力推动了吴淞国际邮轮港的建设以及公园周边区域的发展,充分印证了“宝山要发展,环境要改善”的发展理念。

  “今天的建设,不能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而应该为后来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宝山人这样想的也是努力这样做的。十年辛苦不寻常,宝山区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绿化生态工程已经深入到村镇、小区和企业,再一个五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绿色宝山一定会更多姿多彩,更美丽迷人!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6版:运动汇
   第B07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08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夜光杯
   第B12版:阅读/连载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民生上海
   第B15版:民生上海
   第B16版:民生上海
绿化建设是宝山人民的生命线
建设美丽宝山 打造生态文明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B13绿化建设是宝山人民的生命线 2014-01-13 2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