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有着“璇美人”之称的奥运体操冠军,一个是英俊潇洒、享誉中外的音乐才子。2013年12月7日,经历了12年的爱情长跑之后,刘璇与王弢在香港完婚,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当体育佳人与音乐才子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相爱12年,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爱情保鲜秘诀?
相遇时并非一见钟情
在21岁之后的人生里,刘璇遇到了青年演奏家、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单簧管教师王弢,从此,这对才子佳人演绎了一段长达12年的甜蜜恋情。刘璇坦言与王弢并非一见钟情,但选择了在一起后,两人都会十分包容对方,即便偶有吵架,但最终都会把问题解决掉。
王弢以前对刘璇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一个出色的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那还是2001年,何炅正在为新专辑收录新歌,王弢替好友送歌给他,偶然碰到了约何炅吃饭的刘璇,两人在何炅介绍下算是认识了。
王弢出生在体育世家,父亲是四川足球名宿王茂俊。王弢从小在体育大院里长大,但他最终并没走上体育这条路,父辈的音乐理想让他从5岁便开始拾起单簧管,童年在枯燥的音符中度过。“小时候很想和小朋友出去玩,但爸爸不让,每天放学都要回家练习。”王弢说他几乎没有童年,而每天独自一个人的吹奏也塑造了他人性的双面。王弢199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2002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单簧管研究生,同年获得全国第二届青少年比赛专业青年组金奖,并代表中国参加“布加勒斯特国际音乐节”。
此后,刘璇恰好有一个音乐上的问题需要找人帮忙,于是她找到了同在北京的王弢,热心的王弢很快帮刘璇解决了问题,两人也渐渐成为了朋友。尽管已算是朋友,王弢仍然认为刘璇过于高调。刘璇那时刚退役,又是宣布到北大读书又是拍广告,新闻一个接一个。不过等渐渐熟悉后,王弢才发现刘璇其实是一个很低调、很朴实的女孩。刘璇有一次去香港做节目,给父母买了一堆东西,但她给自己买的唯一一件礼物居然是一瓶指甲油。刘璇的低调和朴实最打动王弢,后来王弢就主动追求她,并确立了恋爱关系。
王弢曾多次到刘璇长沙的家里,刘璇也多次拜访过他的父母,他们跟双方的父母关系就像朋友一样。生活中,刘璇是个热衷厨艺的人,她喜欢发明各种不同的菜式。当然,刘璇的好厨艺不会是王弢一人的独享,只要两人相聚了,他们便会召集一帮子朋友到家里来品尝刘璇的手艺。除此之外,王弢和他的朋友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经常跑到老师黄磊家“蹭饭”,同时协助刘璇借机“偷师”。
或许从小就在一帮足球大腕身边长大,和刘璇交往的时候他从未把她当成世界冠军,所以他们之间相处得很自然,经常是海阔天空地乱侃。两人相处中,王弢最难忘的是,一次他去西安演出,因为发烧一直咳嗽。没想到演出完回酒店后,刘璇居然已从北京飞过去,还买了糖水鸭梨等着他。
由于两人长年东奔西跑经常不在一起,所以书信成了两人表达浓情蜜意的方式。刘璇一直都非常忙,所以王弢就把要说的话写在信里,然后把信放进她的行李箱内,这样她在飞机上就有人陪她说话了。
相恋12年,刘璇与王弢默契得几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看出对方在想什么。2010年,王弢当时正在美国留学,分别许久的刘璇突然到美国看他。在异国他乡见面的那一刻,他突然产生了一种特别大的归属感,“我突然觉得好想组建家庭,那让我觉得会是感情中的一种美德,会让感情升华,所以我就求婚了。”
因此,当王弢带着刘璇在美国游玩的时候,王弢秘密地准备好了戒指。游轮上的惊喜求婚,让刘璇感动不已。
保鲜秘诀是尊重信任
如果说“璇美人”以甜美的微笑赢得无数人的喜爱,那么欣赏、崇拜音乐才子王弢的人也是不在少数。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个单簧管专业硕士,王弢以精湛的演奏技艺、超强的舞台感染力和独具个性的演奏风格征服了无数海内外观众。他的演奏专辑先后入围三届台湾金曲奖,并斩获多个奖项。
刘璇曾用钥匙和锁的关系来形容她和王弢的感情,一个人是钥匙,一个人是锁,一个凸,一个凹,只有成双成对的才能把锁打开进入那道门。两个人都是深受欢迎的“红人”,他们在爱情里有没有遇到过各自的压力和诱惑呢?刘璇和王弢一致表示,他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觉得就像演奏,左手和右手我要彼此信任,在我们这一段比较稳定的关系当中,尊重已经是焦点,还有信任,基本上没有猜疑,那外界的东西是不会进来的”。生活工作中的刘璇和王弢,不仅学会了彼此互补和理解,更是都懂得为对方作出让步和放弃。
2004年的时候,刘璇一度想复出,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再上赛场甚至可以再拿一块奖牌,但当时王弢因为心疼璇儿,不想让她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既危险又辛苦的训练生活,所以坚决反对璇儿复出,甚至放出狠话说“如果敢复出我们就分手”,同样,为了王弢,刘璇也在2004年放弃了想要复出的梦想。
2007年5月12日,“加油!好男儿”的成都5强晋级现场,刘璇现身为男友王弢助威,两人还紧紧拥抱甜蜜示爱,并手牵手合唱歌曲《深情相拥》。当晚,已经29岁的王弢面对全国观众坦言准备自动退赛,恳求评委淘汰自己,把机会留给那些20岁左右的年轻选手。刘璇也当场表示自己此行不为助威,是专门接男友回家的。当时王弢是奔着想证明自己的愿望去的,但后来让王弢没想到的是“我进去之后把她牵扯出来太多,所以我觉得那就回家,退出来也是我的一种对她的尊重。”王弢坦言,自那以后,他很怕跟璇儿一块上节目,“我怕弄出一些拖累她的情况发生”。
王弢曾出版小说《走啊,走啊,心动》,他说自己最珍惜的是刘璇对他的容忍,从不反对他的想法。不过他也承认两个人有很大差异,他更喜欢看叔本华、萨冈的书,但刘璇经常看《最小说》。
“以前我们俩说结婚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就像关上一扇门,那个结婚证就像锁一样,我觉得就是一种防盗的特别形式,所以我们俩一直都说不用结婚了”。王弢形容结婚对于他们俩来说更像是“感情的升华”。刘璇一直觉得,结不结婚和领不领证这件事,对于在一起12年,甚至连吵架都几乎没有过的两人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她说“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其实这样就挺开心的”。
都说爱情中最重要的不是鲜花和浪漫,而是两个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这一点在刘璇和王弢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王弢不是个浪漫的人,但他会为璇儿放弃自己曾经想实现的愿望;璇儿是个理性的人,但她会无条件支持王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任何事情。对于感情,刘璇直言她的态度是“没有好奇跟不去比较”,夫妻俩之间没有任何秘密,也从来不会去看对方的手机,刘璇说:“你遇到了那个对的人千万不要去比较,因为这个人对你好他同样会对另外一个人好。物质上的所有东西,你都可以从外围去得到,但是心里的东西,你能不能觉得他适合你,或者你跟他的感觉对不对,只有你自己知道。”
生活中,刘璇是王弢的“领导”,而王弢也从不忌讳这种“被领导”的地位,反而还会经常向同事说“我家领导……”,大有“妇唱夫随”的感觉,在问到他对方最吸引他的是什么的时候,王弢更是毫不掩饰他对刘璇的爱:“所有,因为她太多面了,她的每一点我都欣赏”。
从冠军到明星是被选择
刘璇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操女队全盛时期的主力队员之一,她服役时间长,创下中国女子体操队年龄最大的纪录。2000年9月25日,刘璇于女子体操平衡木比赛中,以完美的动作征服了裁判员和观众,以9.825的高分技压群雄,为中国女子体操平衡木项目没有奥运冠军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13岁刘璇加入国家队,22岁退役,她是当时的体操公主,退役了,却不曾褪色。退役的这13年,刘璇倾尽全力在转型,体验了学生、演员、裁判、歌手、主持人、作者、代言人等等不同身份,在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转换中,让她对生活理解得越来越透彻……
很多运动员在经历了体育生涯的辉煌之后,往往会面临着职业转型的艰难困境。与常人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体制和社交模式,常常让这些运动员在退役后也很难适应新的角色和新的生活。刘璇也是众多转型运动员中的一员。回首退役后的生活,刘璇有时还会有运动员的习惯,比如在家吃饭看电视都会劈叉。进入娱乐圈后,她一度很不适应。
2001年,刘璇在退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北京大学新闻系读书。刘璇说,在拿到奥运冠军后的大半年里,她一直非常迷茫,“在运动队里面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管着你,将你的时间去分配到每一个部分。但是在退役之后你就完全没有这样的一个安排,你的时间,多到都不知道自己去分配”。进了北大之后,学校的氛围和学习的欲望才让刘璇慢慢过渡、调整过来。
退役后的刘璇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线当中,但她却说,这些其实都是被选择的结果,“一直到目前为止,我真的只是选择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上北京大学学习,这是我自主的,还有一件事就是考国际裁判,这是我自主的。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被选择的这样一个情形。”
2011年,签约加盟香港无线的刘璇出演了台庆热播剧《女拳》,饰演女主角莫桂兰。不同的文化环境和陌生的语言带给了刘璇极大的挑战。一拿到剧本,刘璇立刻就投入到了学粤语、背台词的准备工作中,“那时候离开拍还有一个月,然后我就每天每天听粤语,每天每天背台词。因为我听不懂,我也没法跟人家去对话,所以我就要同事帮我去录下了我要说的台词,睡觉前也听、化妆也听、吃饭也听,一直在背自己的台词。”
每次给王弢打电话,刘璇也没忘了练粤语,惹得王弢大呼“听不懂”。虽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天天吃泡面,一边应付繁重的武打戏一边还要花很大的精力学粤语,但是刘璇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成果。从刚开始说台词还需要别人做手势提醒,到后来已经可以完全应付香港演员的即兴加词。
对于产生结婚的念头,王弢说:“两人交往12年,其中有一年在国外做访问学者,一年的时间都无法见面,当看到她在香港拍武打片受伤后,就产生了想保护她的想法。我给她发了一条短信,我说想拥抱你剩下的人生。”
王弢说他一直以来都很顺,但他不会让生命消逝在平凡中,于是选择不断迎接挑战。当年,29岁的王弢站在好男儿选秀舞台上,所有的都是自信与率真。目前,王弢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当中,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他每周给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上一堂课,生活悠然自得。王弢笑着说。他要与“璇美人”一起自由地行走,手中拿着单簧管,带着生活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