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穿上围裙,切好番茄,打好鸡蛋,翻炒,装盘……一盘香喷喷的番茄炒蛋出炉了!通过灶台上方的摄像头拍张照片,班级主页里就立即显现出成品的模样。这一幕,不是发生在某厨艺培训班,而是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为孩子们打造的全新“云厨房”。
“云厨房”的“厨师长”,是该校自然老师包滢蕾,一位热爱美食、热爱烹调和烘焙的主妇,一个五年级男生的妈妈。在学校的支持下,这间内置电子菜单显示屏、摄像头直播烹调过程的数字化厨房“实验室”诞生了。无论是陪伴儿子成长,还是为学生设计活动菜单,包滢蕾始终认为,不要觉得孩子这里做不好,那里不行,孩子需要的不是反复叮咛,而是多动手、多体验。
爸妈分工陪孩子玩
傍晚时分,走进包滢蕾的家,黄油香味四溢,形状各异的黄油饼干出炉了。她告诉记者,自从两年前在妹妹影响下迷恋烘焙后,试验了不少新产品,还开发了鲜肉月饼独家秘方。为了配合“云厨房”的名字,她特意买了云朵形状的模具,儿子爱吃,因为它个头大;学校的孩子们也爱自己在案板上按出一朵朵白云,好看又好玩。丈夫林晨工作单位在南汇,最爱带上一包“爱心牌”杏仁饼干垫饥。包滢蕾欣慰地看到,儿子林睿君也学着她的样,揉面团,用烤箱做饭,“喂饱自己”没有问题。她也坦言,“云厨房”刚开张那会,很多孩子连打鸡蛋怎么打都一脸茫然。
在包滢蕾家,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妈妈负责饮食起居和学业,爸爸负责陪孩子畅快地玩。阁楼上,摊开了三组大型轨道,林晨笑言,刚买的时候,说是给孩子买的,其实是自己心中那个“大男孩”要玩。轨道拆拆拼拼,拼拆出了一个小车迷和小轨道迷。记者看到,林睿君的涂鸦本上,他自己设计的立交桥四通八达,空间结构丝毫不乱。从三年级起,林睿君迷上了摄影,双休日,父子俩除了打篮球,还多了一项活动——采风。为了拍出动静结合的作品,两人在闹市的天桥上,一趴就是半天;大年初一一早,两人就背起相机去了外滩,只为捕捉最鲜活的新春气息。
用iPad观察世界
寒假到了,iPad成了很多孩子最宠爱的玩伴。在包滢蕾家,儿子可以自由使用iPad,但是充电器所有权属于爸爸妈妈,每周只能使用一次。更多的时间,林睿君和妈妈为他挑选的科技类书籍为伴,或者陶醉在各种汽车杂志中。
作为自然老师,包滢蕾的工作离不开iPad,儿子和同学们都佩服她,能找来各种神奇的软件,带他们预览平时不可能触及的微观世界、宇宙星空。
她让孩子用尖头镊子和蛋糕夹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夹的米粒多,用iPad记录实验数据,拍摄实验视频,从而探究为什么吃米粒的小鸡和吃螺蛳的小鸭要长着不同的嘴;她设计了“蚕宝宝日记”,用图片和视频记录蚕宝宝生长历程,再利用iPad适用的电子书制作软件制作成册。
包滢蕾坚持认为,信息技术再发达,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实物操作。对孩子来说,虚拟世界带来的兴奋和刺激,不能替代陪伴一朵太阳花开、捏一捏橡皮泥所能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