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流感”现状持续不断。尤其当许多病人反反复复发烧、咳嗽甚至迁延不断,或者一家人周而复始、巡回轮转式地发生感冒的时候;当去年初才为人知的H7N9又一次在全国多个省市星星点点地冒出,申城也连续多日报告有新发病人的时候;当人们像对待流感一样地戴起口罩,希望它也能“对付”罕见的雾霾的时候,市民百姓开始颇有担忧。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胡家瑜主任今天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回应称,截至目前,本市流感病例报告数和病毒检测阳性率有一定幅度上升,但未发生暴发疫情。今冬流感病毒株以发病快、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甲型H3N2型为主,病毒株未有明显变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要传染源是家禽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目前也没有研究结果报告雾霾等外在环境条件会影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
今冬流感
以甲型H3N2为主
记者:冬春是上海流感的高发季节,目前的发病数量与近几年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趋势如何?
胡家瑜:目前,本市已进入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好发时期,根据全市流感监测点监测数据分析显示,本市报告流感样病例数、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病毒检测阳性率进入冬季以来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提示已进入流感的流行季节。但疫情平稳可控,未接到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内发生流感暴发疫情的报告。
记者:上海的流感疫情是如何实时监测的?今年的主要流行病毒是哪个型的?它有什么特性?
胡家瑜:上海在全市17个区县共设置了31家医院流感监测哨点,每天医务人员都会登记前来就诊的流感样病例的信息并上报各级疾控中心,与此同时医务人员还要采集流感样病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送全市各个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市疾控中心会及时根据全市的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研判本市的流感发病状态和流行趋势。
从去年10月份以来,本市的流感流行毒株主要以甲型流感的H3N2型为主,此型病毒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今年的流行毒株未发现明显的变异。
20世纪以来
上海数次流感大流行
记者:申城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发生在哪一年(或者有过哪几次)?一般说来大疫情有周期性或规律吗?
胡家瑜:流感是上海常见的急性传染病。20世纪以来,全球曾经发生过5次流感大流行,上海也均涉及到。
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亚型)大流行时,上海也发病众多,当时称之为“骨痛热”“五日瘟”等。上海也曾出现过四次流感大流行,1957年的亚洲流感(H2N2)大流行、1968年香港流感(H3N2)大流行、1977年俄罗斯流感(H1N1)大流行和2009年新甲型H1N1型大流行。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和乙型流感对人类威胁较大,其中甲型流感抗原变异频繁,对人类威胁最大。上述引起流行的流感病毒均为甲型病毒。流感大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经过若干年就会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
1 怎么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
流感症状:高热乏力肌肉酸痛,需及时就医
记者:怎么区分流感病毒与普通感冒?不同人群在预防上需要做到哪些基本要求?需要相对“隔离”吗?
胡家瑜: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主要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合并细菌感染引起。普通感冒起病较急,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明显,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一个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
流感则完全不同,病原为独特的流感病毒,它的流行一般发生在冬春两季,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发病没有诱因,一年中不会多次发病。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临床表现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老年人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者易并发肺炎。
记者:流感与普通感冒一样“多喝水多休息”就行,还是需要及时用药?有些患者症状比较迁延,需要反复就诊吗?
胡家瑜:流感要积极治疗,不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而且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家庭成员或单位病人增多。因此当学校、幼托机构同事、同学传染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经医院医务人员诊断为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做到:首先应及时离开工作或学习的单位、学校、幼托机构;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居家隔离;患病期间做到多饮水、多休息、居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婴幼儿和老年人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较重,故对留家治疗的婴幼儿、孕妇、年老体弱患者还应注意病情观察和护理,防治并发症。若出现流感并发症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2 雾霾会否成为流感“帮凶”?
尚无研究结论年老体弱者避免外出
记者:雾霾等外在环境条件会影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吗?戴口罩是目前最好的个人防治方法吗?
胡家瑜:雾霾等外在环境条件会影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目前没有研究结果的报道。但雾霾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影响,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如出现流涕、喷嚏和咳嗽等症状,对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影响更大,会加重老慢支和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雾霾天气时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患有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外出,可戴专业防尘口罩,或用湿毛巾捂鼻;回到家后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冲澡,以减少皮肤吸收有害物质。
预防禽流感 少接触禽类勤洗手
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H7N9疫情如何?上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吗?市民如何自我保护?
胡家瑜:家禽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要传染源。禽流感可防可控,本市主要采取“适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卫生、农林和动物疫病部门联防、开展禽流感生态学调查、针对职业暴露人群重点预防”等防控措施。目前,我国已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
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市民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正规销售家禽的市场选购家禽和禽类产品,尽量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避免与病、死禽的接触;重视手部卫生,勤洗手,正确洗手,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注意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强抵抗力;出现头痛、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