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本版列表新闻
~~~——回顾22年前的上海新股认购
~~~——回顾22年前的上海新股认购
~~~——回顾22年前的上海新股认购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不尽的认购证故事(下)
——回顾22年前的上海新股认购
连建明
  抓住第二次机会

  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给上海人的平静生活掀起了波澜,许多人为这世纪性的发财机会失之交臂而痛心疾首。不过,这一年的股票认购证也不是平静如水,也有波折起伏,而这种起伏给其他人带来了新机会,股票市场的确永远有机会,没有购买认购证的人,市场依然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为期一年的认购证,总共有4次摇号认购,最终的结果是中签率几乎为100%。前两次最为疯狂,第一次的中签率大约为10%,第二次是50%,中签只看尾号是单还是双。这两次认购的股票由于上市首日涨幅很大,赚钱效应十分明显,因此,认购证的狂潮带动了市场的疯狂,二级市场股市一路暴涨。

  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容,快速上涨的股市受到抑制。上证指数在1992年5月最高上冲到1400多点之后,进入一轮大幅下跌的熊市,到1992年8月份的时候,上证指数已经跌至700点,拦腰一刀,第三批新股认购摇号,收益率已经开始下跌。扩容使得市场出现供求失衡,到了第四批新股发行之时,上证指数已经跌至400多点,市场熊气弥漫,连新股大家不太感兴趣了,因此,到认购缴款之时,很多人放弃了这种认购机会,因为怕新股认购了被套牢,另外,前三次认购收益很高,早已赚足了,不在乎这第四批股票赚多少钱。

  第四批新股认购中,原水股份、申能股份、沪昌特钢几个大盘股出现了无人认购的状况,这种情况在股市中第一次出现。

  上市公司求钱心切,与承销商商议,采取了任何对号认购证只要中签都能申购,不必苛求名字。于是,有人就看中了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上海一位姓马的股民,买了好几条“红双喜”香烟,在认购点门口,向那些放弃申购的中签持有者说好话,只要将中签凭证给了他,他就送人一包香烟,既表示感谢,又富有人情味,避开了黑市收购的嫌疑。

  几天下来,竟然收了好几百份中签单,将股票悉数认购了下来,发行价3元不到的原水、申能股票,等到上市之时正好遇到股市强劲反弹,开盘价高达20多元,每股净赚7-8倍。这样一个别人想象不到的怪路子,竟然使马先生快速致富。由此看来,没有买1992年股票认购证,但市场会给你第二次机会,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抓住了依然可以赚很多。

  活得长久最为重要

  认购证带来的不一定都是喜剧,抓住了认购证机会,但如果之后的投资没有处理好,依然可能将赚的钱还给市场。

  有一姓林的女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名牌大学,有一份安逸而又稳定的工作。其先生在国外打工,当时就有一份不薄的积蓄,其人生的最大目的是将其掌上明珠送到国外去读书,根基立稳之后,全家定居国外以安度晚年。

  上海认购证发行之后,她有了一个博弈的机会,当时能拿出10000多元的人买认购证并不多,而对她而言,这点钱还不心疼,于是花了12000元买了400份,后来认购证热起来之后,一下子她的身价上升到了200万元。

  看看这钱来得那么容易,于是开始大干了。为了能快速致富,早日达到送女儿出国,全家定居国外的目的,她干脆辞去了公职,做专职股民。当时上海一大批大户都挤在上海大厦中做股票,开始赚了点钱,人心总是不足,要快速赚钱,就要将资金放大,看着别人1:2、1:3透支赚钱,开始心动,于是以10%的年利率1:2透支400万元,不料股市开始调头下行,在1500点到380点的下降行情中,先是全线套牢,后被券商强制平仓出局,这位小有名气的中年女工程师,从此在上海股市中消失。

  这样,认购证赚的钱又还给了市场,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其实,类似从认购证赚了钱,后来由于透支等原因又输光的故事并不少,所以,在股市中活得长久最为重要。

  新股发行不断改革

  上海1992年股票认购证热起来之后,全国各地纷纷仿效,2元一份、3元一份、5元一份的用花花绿绿的纸张印制的股票认购证充斥市场,认购证成为当时发行新股的主要方式。

  不过,这一年深圳“8·10”事件发生后,股票认购证发生了转折。上海股票认购证四次摇号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深圳当时也搞起了认购证,当深圳发布将在8月10日与11日两天发售股票认购申请表消息后,全国各地的求购者大批涌向深圳,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被抢购一空。据有人估计,当时扑进深圳的认购者多达120万人。

  1992年8月9日,认购申请表发行前一天,深圳300个认购表发售点就涌进大量人群,排队者不分男女老少,前心贴后背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长达10小时。时值盛夏,南方的气候闷热潮湿,扎在人堆里的人尽管汗水从头淌到脚浑身湿热难耐,但也顾不上这些了。

  原定10日和11日两天发售5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到8月9日晚9时已经全部发行完毕。大量没有买到认购申请表的人,情绪逐渐激动起来,就在此时,发现一些“黄牛”手持数以百计的申请表以高出原价10倍、20倍的价格兜售起来。这下,人们愤怒了,听说申请表发行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人们开始出现过激行为。

  8月10日晚11日,8月10日晚11时,深圳市长助理出面,见了请愿者,宣布了市政府的五项通告,决定再增发50万张认购抽签表兑换券,一张兑换券换10张抽签表,以缓解购买压力。8月11日下午2时,新增发的新股认购抽签表兑换券开始发售,次日全部售完,秩序良好。

  后来,深圳检察院成立了三个调查小组,对“8·10”事件进行彻底清查,清查结果显示,内部截留私买的抽签表达105399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一批责任人受到处理。

  “8·10”事件催生了证监会的诞生,1992年的10月,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走马上任,股市开始走向规范。

  此后,认购表发行股票的方式就退出了历史舞台,通过网上发行股票成为主流。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股票发行方式20年来不断改革,总是没有找到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方法。今年1月份,新股发行制度再次改革,但是IPO重启后还是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看来,如何发行新股成为困扰中国A股市场的一大难题,希望通过这次改革,能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新股发行方式。(完) 本报记者 连建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公司探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投资理念/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24版:设计交流/现代家居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32版: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眼镜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现场
   第C07版:名表
   第C08版:大牌
马年股市能否万马奔腾?
超跌反弹有望延续至节前
说不尽的认购证故事(下)
新民晚报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B05说不尽的认购证故事(下) 2014-01-24 2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