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出版社的朋友日前去逛了书市,回来后长吁短叹,她的目的就是在单位平平安安混倒退休,可是如今,她心里越来越发慌。
行业洗牌惊心动魄,再也没有小心驶得万年船。最近,“××将死”,相关行业关停并转的坏消息一直不断。那些风光无限的单位,刹那间树倒猢狲散;而曾让我们仰望的巨人们,突然倒下时身体还是热的。
铁饭碗没了:有的是被科技进步碾碎了,摧枯拉朽的互联网革命,常常将一个行业连锅端;有的是被社会进步扬弃的,逐渐深入的政治、法律改革,势必推动传统机构的重组;有的则被老板的错误决策牺牲了,一旦裁员风暴来临,最惨不忍睹的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如果你已经上了泰坦尼克号,就要现在开始积极备战,以备逃生。我有一位能干的女友,上世纪90年代末,在大家都还懵懂的年代,突然放弃出版,去搞电子商务了,不介意从头学起,因为意识到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此后她飞黄腾达,在行业中做得风生水起,再也不惧怕沉船。
不过,即使你在朝阳行业,也不能麻痹大意。想想微信来了,你扭头就忘了短信,还冷淡了微博,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在这个千变万化的动荡时代,再也没有什么好工作能够永垂不朽。
跳船逃生当然要趁早,要观察业内的风吹草动,分析蝴蝶效应,倘若能多加瞭望,早早发现远处的冰山,幸存机会就大得多。如果浑浑噩噩,以为船大了稳当不会沉,或者期待还有救生艇,等到真的撞上了冰山,呼救无门,想抢个小救生圈都难。
可以理解的是,大部分如你我一样普通的人,都还得坚守岗位,不管它是条沉船还是贼船。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脚踩两只船。现实生活中,为了将来能顺利逃生,我有很多朋友热衷于工余创业:开咖啡厅、卖珠宝、拉保险、卖服装,还有人打两份工。不久前,朋友参加了前同事聚会,酒过三巡后他吐了真言,原来他号称在家工作,每周来单位三天,剩下两天则在另外一家单位上班。也有人做了迷你天使投资人,做小股东,投小项目,虽然钱赚得不多。投资少,不谙技术,还不能全部投入,倘若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苍天真的没治了。退一万步,找个好伴侣也行。譬如女友单位不景气,每月老公发一万元零花钱,单位船沉了,家里还有船兜底。
当然,所有自救都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否则把所有家当都卖了也不够药费。船还没沉,人先去了,为谁辛苦为谁忙呢? 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