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今年12月底,美军将从阿富汗运回大约3.5万辆军车和9.5万个装满物资的标准集装箱。尽管五角大楼已安排50亿至70亿美元预算用于装备撤运,但依然无法支付全部开销。为了尽快甩掉包袱,美国极可能将部分无法运走的装备物资转送阿富汗国民军,提升其对抗塔利班叛乱分子的能力。
近期各家通讯社所发布的照片,显示曾被戏称为“叫花子武装”的阿富汗国民军似乎在一夜间“脱胎换骨”,不仅军服头盔几乎与美军无异,就连原来惯用的AK系列步枪也换成了射击精度更高的美制M16步枪。但这些仅仅是一种表象,美国已逐步停止对阿富汗的军事援助,以至于许多阿富汗国民军使用的武器装备出现损坏时,往往找不上替换零件,这种情形与1972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时,扔下大量装备给南越政权的过程如出一辙。
当然,美军也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原封不动地留给阿富汗人,诸如跑步机、空调以及其他可能被改装成简易爆炸装置的设备,都会事先销毁,然后再以废弃物的形式出售。五角大楼后勤署发言人表示:“许多非军事用品的零件存在潜在危害,例如跑步机、健身自行车和许多家电产品中都有电子计时器和定时装置,它们可能被恐怖分子用于制造简易爆炸装置。”
五角大楼“先破坏,再回收”的规定可能在阿富汗留下数量庞大的废铁和电子垃圾。
美国《连线》杂志认为,许多阿富汗人原以为能直接取得平板电脑等家电用品,现在这些物品却全都会遭到破坏,很可能心生怨恨。其实美军的处理方式太过鲁莽,毕竟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往往不超过5年,美军使用这些物品的时间已经接近使用寿命,即便当“顺水人情”留给当地人,阿富汗人也用不了多久。当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前,也把许多物资就地卖掉,而且丝毫不破坏其性能,美军的“彻底破坏”态度肯定会让当地人感到气愤。
不过,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人能破解美军戒律,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知情者披露,在过去半年里,位于阿富汗南部的12处美军基地因关闭计划过于仓促,导致后勤军官无力分拣多如牛毛的非战斗装备,相应的销毁处理自然也无从谈起,不得不让周围的阿富汗回收商“予取予求”。结果,这些回收商犹如闻到血腥味的“商业苍蝇”蜂拥而来,纷纷通过行贿等手段搞到大量物资,一些回收商不得不向附近农户租借场地用于堆放这些物质,最终赚得盆满钵满。
据透露,喀布尔郊外著名的“山姆市场”每周都有约5400吨至6300吨的非战斗物资涌入,物资品种包括床垫、铁丝网、平板电视、冰淇淋机和车辆零件等。有业内人士预估,美军撤离后将有价值超过70亿美元的物资留在当地,这对脆弱的阿富汗经济或许会有点帮助。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目前阿富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500美元,70亿美元的遗留物资对于人口不到3000万的阿富汗来说,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之前就有回收商把美国人留下来的金属设备熔化成建材,投入房地产建设而致富,但他们现在又担心美军撤退后阿富汗国民军能否抵挡得住“对死的渴望胜过对生的渴望”的塔利班亡命徒们,如果局势逆转,这个不幸的国家恐怕要陷入新的战火。
话又说回来,社会上总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多,阿富汗也一样。大多数回收商视美军抛弃的物资为“高档货”,即便有些遭到破坏,如果损坏程度不高,也能修复后再卖高价。一些有办法的阿富汗人在美军物资回收站里挑选可变卖的物品,再把它们卖给来自巴基斯坦的商人,品种涉及带装甲的军用卡车、拆掉座椅和发动机的巴士、厢式冷冻车等,这些玩意如果被转送到人口众多的南亚国家很可能成为“香饽饽”,要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并不缺少能工巧匠,他们甚至能将拖拉机改装成农村客车,这些“美军弃婴”自然不会寂寞。
需要强调的是,美军留在阿富汗的不仅有破铜烂铁,其中还包括1300余辆昂贵的反地雷伏击车,尽管它们曾保护过数以万计的美国大兵,但由于这些车辆用途单一,车体笨重,运输困难,美军只打算运走其中的三分之一,其余全都就地处理。据报道,不少遭受恐怖主义威胁的中亚国家已经盯上了这些特殊车辆,希望以便宜的价格从美国或阿富汗政府手中买走。 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