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希并不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奇迹。正如一位挚友曾告诉他:“你只是盲了,又不是死了。”他只是一直努力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盲人健美
今年5月初,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举行当地最大规模的健美比赛——“大西洋超级秀”。上台前最后一刻,全身只穿着三角裤、展露着饱满油亮肌肉的选手们面对墙上的镜子摆出各种动作,检视自己。只有帕特·莱希在静静等待,镜子对他没用。身为一名莱伯氏先天性黑朦症患者,莱希只能模糊看见距离30厘米以内的物体轮廓。
比赛开始,选手们鱼贯上台,赤脚站在10名评委面前,按照指示缓缓转动身体,用动作展示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线条。
几分钟后,比赛结束。莱希退回更衣室。为了台上这几分钟,他准备了好几个月,现在筋疲力尽。接下来他只能等别人评判自己的表现。在他过去的人生中,他一直在接受这种评判。他有信心:这次也一样能征服那些质疑者。
融入社会
少年时代的莱希渴望融入同龄人的生活,试图掩盖自己的残障:他拒绝在学校里使用拐杖,戴着宽大笨重的眼镜,热衷于参加能证明自己“正常”的所有活动。
中学时,莱希学会打鼓,加入了学校的行军乐队。有一年暑假,他在游泳池边架起烧烤摊子卖热狗。父亲鼓励他事先在自家后院练习翻烤面包和香肠的技艺,并学会从散发出的烤肉香味判断火候。莱希骄傲地记得:顾客们都说他烤的汉堡特别香。
尽管课余活动很多,少年莱希仍有被隔绝的感觉:他很少接到参加派对的邀请,多数夜晚和周末都待在家里。这种情况在大学里得到改变。
莱希拿到去米勒斯维尔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奖学金。在宿舍里,莱希结识了大二学生科比特·罗克利夫。罗克利夫是个网球运动员,精力旺盛,十分外向。在他的鼓励下,莱希大大扩大了社交圈。
1997年,毕业后的莱希搬到华盛顿,走上仕途:他先是成为一名国会工作人员,后来为了能参与更多帮助残障人士的事务,他选择了现在的工作:美国选举援助委员会的高级顾问。
健身狂人
今年40岁的莱希视力仅剩一丁点,并且仍在不断退化。
他征询医生意见,希望通过锻炼或服用维生素改善视力,但都没有奏效。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视力终究无可挽回时,他决心致力于提高身体其他部位的机能。他改善饮食习惯,开始有规律地进行举重训练。
在国会山华盛顿体育俱乐部,莱希“健身狂人”的名声很快传播开来:他每周有5天都要到健身房报到,每次练两个多小时。工作人员很快熟悉了这个身穿印有“盲人举重者”字样汗衫、带着导盲犬来健身的常客。
之所以选择健美运动,还因为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相比,健美能让一个盲人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与健康人竞争,这能满足莱希强烈的好胜心。
比赛的高潮是单人表演环节。莱西手持一根细细的白色拐杖,在教练凯文·史密斯的搀扶下大步走上舞台。观众安静下来。莱希随后放开史密斯的胳膊,在歌曲《星辰》的伴奏下开始表演。和其他选手不同,莱希的表演融入了体操动作,如侧翻跳、倒立转体。当他以一个经典的“蟹型”动作结束一分半钟的表演时,评委们集体起身鼓掌,全场观众也随之起身喝彩。之后,莱希被宣布为“最佳表演奖”得主,这是他当天获得的第三个奖项。
他听见了人们对他的肯定。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