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城市人口数量调控很像近年来的房价调控,屡调屡涨。外来人口源源不断进军“北上广”,无非是因为它们拥有中小城市无法比拟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和职业发展空间。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多重职能过度集中,必然会引发人口膨胀,带来城市规模超大。换句话说,只有缩小不同城市之间的资源差异,改变资源过度集中的现状,才能使人口数量得到合理疏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美国,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泾渭分明,纽约以其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著称,华盛顿特区则承担着政治文化行政中心的作用,城市内基本没有工业企业,商场也并不多见。在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区人口不足四分之一,其余人口都随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在周边7个卫星城。
有舍才有得。在调控人口方面,城市管理者需要改变“全能型”选手的发展思维。不少地方领导干部一面大声疾呼控制城市人口,一面又重复着“铺摊子、摊大饼”的城市建设老路,完全不顾及合理的功能定位和均衡的产业布局。
去功能化、去功利化,人口调控才能取得实质效果。今年,北京市明确启动一些中心城区的小商品市场整治和外迁,但这只是功能疏解迈出的一小步。能否明确不同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分散过度集中社会资源,外迁呼吁多年的科研机构、央企总部,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决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