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失去清偿能力
吉信·松花江77号的推介书显示,该信托项目规模9.727亿元,共六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均为9.8%。信托资金用于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受让山西福裕能源有限公司子公司投资建设的450万吨洗煤项目、180万吨焦化项目和20万吨甲醇项目的收益权,托管于建行山西分行。
据柳林县法院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联盛集团财务状况堪忧,金融负债近300亿元,已基本失去债务清偿能力,且面临欠缴税款、职工养老保险金、工程款、材料设备等财务问题。其中,与联盛集团有担保关系的民营企业有10多家,所欠信贷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去年11月29日,法院已依法受理联盛能源等12家企业的重整申请。
项目投资人表示,该信托计划已连续五期无法按时兑付了。六期将于今年3月11日到期,目前来看,估计到时违约也是大概率事件。
发行时银行方面力荐
到期不能兑付,令投资者十分愤怒,有投资者上书银监会称:“购买时,我们享受了一站式销售服务,甚至有很多支行行长出面进行推介,声称此信托计划是经过建行总行审批通过的,且企业的基本账户就开在建行。但产品到期我们并未收到承诺的本金和收益……该信托产品存在着较高的违约风险,从有媒体公开报道之日起,我们多次向建行询问和核实风险存在的可能,建行一直给出的是无风险回复。”
可以说,这正是目前不少理财产品销售时的乱象。正如该计划一位投资者述说的那样,“投资松花江号信托项目之前,建行的客户经理销售时一再表示这款产品非常安全。当时我没有多想便把钱打到建行账上了,连项目推介书都没看,合同也是之后补签的。”
防范兑付违约风险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信托资产总规模达到10.9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今,国内信托公司共发行矿产资源类信托规模超1000亿元。预计2014年有8547个信托产品到期,总规模达12733亿元。据了解,矿产资源信托的平均期限为1.7年左右,中信证券数据显示,2014年,有近150亿煤矿类信托产品到期,煤矿类信托将再次迎来集中兑付期。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2013年,以中诚信托的30亿信托兑付危机为标志,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到达高潮。而在2014年开年,以吉林信托的近10亿元连续违约风险暴露则表明,矿产行业正在取代房地产,成为信托业需要警惕防范的又一“黑天鹅”(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首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信念崩溃了。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