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花甲之年的老友约我到茶室小坐聊天,谈及的话题可谓包罗万象,从工作、境遇到住房,从孩子、爱人到家庭,一聊起来仿佛打开闸门的江水滔滔不绝。
这位当年在事业上春风得意,业内颇具名气的才子,前几年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离开了令人羡慕的大机关,失去了收入不低的岗位,爱人从企业提前退休,孩子大学毕业自愿到一家小企业谋职,住房不大且地区较差,过去是他下属的同事在商界已是叱咤风云的老板了。然而,年过花甲的老兄对现状既不抱怨,也不沉湎于昔日辉煌,一家人相互砥砺,宽容理解,生活中充满了温馨与惬意。他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得益于一件小事的启发。
曾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友人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优越的工作环境,眼见着周围人平步青云,自己却总是和机遇擦肩而过,好似陷入了周而复始的怪圈不能自拔。真是越想越别扭,越烦越浮躁,身体日渐消瘦,血压波动不稳,人也苍老了许多,体检时查出数项指标不合格。他仿佛陷入了怪圈之中,一天到晚用个人的优势与处境待遇与强过自己的别人的劣势进行反复比较,冤屈、愤懑充斥心头,家人同样受到影响。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职业介绍中心应聘,遇到一位年近五十的女工。她在国有企业干过检验,当过办公室负责人。下岗后迅速转变观念,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干过大楼清洁工,负责四层空间的数百米的过道、几百级台阶及三个厕所、门窗玻璃的卫生,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一个月工资才560元。她不仅出色完成了本职任务,还利用业余时间揽来了手工钩织毛线垫的活,加工一个才五角钱,手指都磨破了,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她坚持认为好日子是拼出来的,坐在家里长吁短叹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所以,每干一处就倾心尽力干好一处,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大嫂。
友人听后似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好像在一瞬间就打开了心里的睿智之门,立马觉得那些挥之不去缠绕心头的烦恼是多么可笑。
客观地讲,生活中不能没有比较,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辨得失,但比较的内容则是关键,一旦有失偏颇,必然背离初衷,步入难以自拔的误区。与之相反,如果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比较心情,折射的是人生的境界与品位。不妨想想看,平日里和友人坦诚相待,心心相印;对家人关爱有加,脉脉连通;脚踏实地,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安宁祥和,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这样的日子还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