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京城,山珍海味吃过不少,但最难吃到的是家乡的小麦铃。一想到儿时母亲做的小麦铃,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小麦铃是我家乡浙江金华的特色小吃。小时候能够吃上一顿小麦铃,已是奢望,只有在过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被端上桌,我也有机会一饱口福。后来经济条件好转,小麦铃才成了家常便饭。小麦铃,又称 “米筛(篾筛)爬”,中间是空的,如同小铃,外形很好看,也许这就是小麦铃称呼的由来。小麦铃的制作过程简单,用揉好的面粉,摘成一小粒一小粒,放在竹筛上轻轻一摁,形如蝌蚪的小麦铃,也就应声而出。小麦铃一般与土豆、霉干菜等一起煮,如有猪肉,加一点也很不错,配以葱酱等作料,味道更是鲜美。来京多年,有时让老婆试着做小麦铃,但每一次,她吭哧吭哧地折腾半天,小麦铃的味道总是比不上家乡。
这些年,我研究乡贤、著名作家曹聚仁,有个发现:大文豪鲁迅也爱吃家乡的小麦铃。1933年9月11日,曹聚仁移住上海花园坊107号后,曾写信邀请鲁迅先生一家到家中做客。可惜当时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生病,最后只有鲁迅一人赴约。这一日的《鲁迅日记》有这样的记载:“曹聚仁邀晚饭,往其寓,同席六人。”曹聚仁发妻王春翠,特意为客人献上了家乡的小麦铃。鲁迅边吃边问小麦铃是怎样制作的,她就详细地讲给他听。一会儿,鲁迅就吃了满满的一小碗,满口称赞说:“好吃,好吃,这次吃得太饱了,下次还要来吃小麦铃。”曹聚仁附和说:“我的太太制作小麦铃还不错,我也爱吃。请先生常来玩,一定给你再做小麦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