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在老南京路
任溶溶
  任溶溶

  从上海开埠之初,广东人就到上海来了。广东人到上海来,还带来了广东菜,即粤菜。在很长的日子里,粤菜在上海位居各菜系之首。这只要看看昔日上海南京路饭馆的情形就知道。

  过去说到上海,就要提到这南京路。老南京路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这路上有大公司,大饭店,大银楼,大游乐场,等等等等,可说是繁华上海的一个缩影。老南京路并不长,我几十年在这条路上走来走去,太熟悉了。现在既然讲到南京路上的饭店,我就给大家背背这条路解放前所有饭店餐厅的名字,从外滩到今西藏路,一家一家挨着念下来:

  华懋饭店餐厅(西菜馆)——德大(西菜馆)——吉美(西菜馆)——马尔斯(即后来的东海,西菜馆)——沙利文(西菜馆)——五福斋(点心店)——五芳斋(点心店)——冠生园(粤菜馆)——沈大成(点心店)——七重天(西菜馆)——大东(粤菜馆)——东亚又一楼(粤菜馆)——大三元(粤菜馆)——陶陶(粤菜馆)——新雅(粤菜馆)——南华(粤菜馆)——五层楼(粤菜馆)——晋隆(西菜馆)。

  请看,除了西菜馆和点心店,南京路上所有的中菜馆都是粤菜馆。当然,紧靠南京路有好多家知名的非粤菜馆,如同治老正兴(本帮菜馆,在慈淑大楼大院内),知味观(杭菜馆,在福建路口),良如(湖南菜馆,在六合路口)。

  这种粤菜一统南京路的局面到解放后才打破。大三元改为闽江酒家,卖福建菜,冠生园改为四川饭店,卖四川菜,南华改为燕云楼,卖京菜。那真是“百花齐放”了。

  十日谈

  老上海的餐馆

  大富贵酒楼创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了。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关注打车软件乱象
   第A05版:关注打车软件乱象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民生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少年心中的明亮
一点叹息
借我一双慧眼吧
猫菊图
沈家门渔港
从冬天而来
吃在老南京路
妙趣横生的对联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吃在老南京路 2014-02-25 2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