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312,较前一交易日跌111基点,再创年内新低。即期市场上,受中间价大跌拖累,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开盘大跌294个基点,报6.1554,随后进一步走低至6.1594,最低一度跌334个基点,最终收报收6.1385,较上周五6.1260大跌125个基点,跌幅为0.20%。
对于昨天人民币汇率的走低,市场分析认为,主要缘起2月我国出口增速同比大降,CPI则继续温和下降。上周六,海关总署的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春节因素,我国2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8.1%,远低于此前增长5.0%的预测值,也和1月出口超预期增长10.6%形成鲜明对比,而同期进口升幅却维持在10%左右,导致进出口贸易逆差229亿美元。同时,上周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2.0%,涨幅创一年来新低,而PPI同比大降2.0%,连续两年负增长、降幅创7个月。疲弱的数据说明当前总需求偏弱,经济增速放缓,而两者合力,导致市场出现避险情绪,人民币兑美元走势继续下滑。
事实上,自2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展开了新一轮贬值,幅度已超过1.4%,今年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幅也已有0.5%。那么未来人民币走势将如何?市场人士指出,近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明显下调,或显露出央行主动引导汇价调整的意图。而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出现松动,汇价展现出更大波动弹性的当下,国内偏软的经济增长及贸易数据或进一步加大市场各方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歧,因而预计短期内人民币、尤其是即期汇率或还有继续下行空间。不过,分析人士表示,从人民币汇率全年来看,仍将温和升值,但波动幅度会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