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讲话中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处理问题时“并不倾向于遵循国际法,而是让枪杆子说了算”,与此前普京对克里米亚公投在历史上已经有科索沃先例的表述一脉相承。上海俄罗斯中亚欧洲学会理事张耀指出,普京正是利用科索沃这一案例来指责西方的双重标准,而普京18日讲话也正是对西方国家自冷战以来在一系列危机面前只顾从自身利益出发、无视国际法的一次总结性批判。
18日讲话中,普京提到了“感谢中国”。张耀认为,这是因为在这场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在公开国际场合得到的理解很少,但当安理会15日就美国提交的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强行表决时,中国投了弃权票,实际上使俄罗斯摆脱了完全孤立的状态。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一贯立场,也包含了中国对克里米亚问题“事出有因”看法的重申。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俄近来都在“拉拢”中国以增强自己的底气,但中国的表态相当慎重。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贝格尔认为,中国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会均衡考虑中俄以及中美关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沈丁立则认为,中国对乌克兰现政权采取的是“务实主义”态度,如果乌克兰可以继续保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在新体制下确保中国在乌克兰重要的经济和军事关系的利益份额,中国或许也会与乌克兰发展新关系。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