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7时,“海巡01”轮从新加坡集结点拔锚起航,继续向南,开赴巽他海峡。8时,交通部副部长何建中通过视频会议向“海巡01”轮下达了命令,“作为指挥船,责任重大。南线海况复杂,水深浪高,挑战更大。”
“海巡01”轮船长姜龙和上海海事测绘中心测量大队队长张良等人用一个庄严的军礼作为回应,既是礼仪更是承诺。
上午9时,记者在甲板上看到,“海巡01”轮尽管渐渐远离繁忙的新加坡港口,不过这次不再孤单,南海“救101”号在约1海里之后紧紧跟随,结伴南下。
从北纬1度左右的新加坡,到南纬6度的巽他海峡,航行距离约600海里,至少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海巡01”轮预计明天中午前后抵达。
根据我国调整后的最新搜救方案,中方舰船将在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以西海域建立南北两个搜寻区。其中,南部搜寻区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由“海巡01”、南海“救101”、海军998舰、海军171舰、海军886舰组成南下编队,经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指定区域搜寻,“海巡01”为现场指挥船。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介绍,划定南北两个新的搜寻区域,主要是考虑到马方3月15日公布了失联飞机可能飞往的南北两个走廊。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其他国家已经对马六甲、安达曼海进行了搜寻,澳大利亚派飞机对科科斯群岛和圣诞岛进行了搜寻,为了减少其他国家搜救重叠,提高搜寻效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决定,我方舰船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搜寻。
卓立说,从此前往孟加拉湾、巽他海峡搜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搜救行动,面临着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
搜寻区域处于热带海区,风大浪高,特别是印度洋方向,水深达4000米至5000米。一线搜救人员已连续远洋航行开展搜寻工作十余天,对体力和心理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对此,卓立表示:“做好搜救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一线搜救人员虽然辛苦,但大家的精神状态良好,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绝不放弃。”
与北区相比较,印度尼西亚以西海域的南印度洋,此前并不是马航失联飞机搜救的重点区域,因而更加被舆论寄予希望,希望此行能够有所发现。
记者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巽他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窄水道(东经105度40分,南纬6度零分),宽26公里至110公里,沟通太平洋的爪哇海与印度洋的航道,也是北太平洋国家通往东非、西非或者绕道好望角的通道。
此前这一区域为世人所知的事件,除了1942年日军与美军在此进行的战争之外,就是1883年那场灾难性的火山爆发,巽他海峡中的喀拉咯托岛的火山岩浆,导致约36000人死亡。 特派记者 程绩 (本报“海巡01”轮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