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沈洋谈由他主唱的“向黄自致敬”音乐会
~~~——沈洋谈由他主唱的“向黄自致敬”音乐会
~~~——沈洋谈由他主唱的“向黄自致敬”音乐会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拂去尘埃 焕发光彩
——沈洋谈由他主唱的“向黄自致敬”音乐会
杨建国
■昨谈起黄自,沈洋几度哽咽落泪(左为美国女高音歌唱家何凯丽) 本报记者 郭新洋摄
  明晚,男中低音歌唱家沈洋将在上海大剧院主演“向黄自致敬”音乐会。昨天,他在向记者介绍策划这台音乐会的想法时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脱离根基的艺术,都会成为无本之木。黄自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交响曲,他们这一代音乐开创者为中国音乐奠定了发展基础。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国内还没有一家乐团或音乐机构,对中国现代音乐作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呈现。”

  业余爱好

  身为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的沈洋,近年来在欧美唱“洋歌剧”的同时,对中国现代音乐史产生了浓厚兴趣,旅途中自费收集了大量相关的胶版唱片和资料。他认为:“欧洲演出的音乐会曲目,18、19世纪作曲家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这些创作反映了欧洲音乐发展的源和流。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中国听众喜欢的管弦乐、声乐等音乐品种,在中国的创作起步虽然比较晚,但作品数量却不少。遗憾的是,由于极少有机会被搬上舞台演出,人们几乎不知道这些作品。”收集和研究的过程中,沈洋渐渐把“业余爱好”转化为专业所攻,整理了一批声乐作品曾于2011年春天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中国作曲家1919-1942年经典重现”独唱音乐会,初次尝试居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提高了他继续研究的信心。

  潸然泪下

  “那次独唱音乐会,由上音前院长杨立青教授担任钢琴伴奏。在排练时他告诉我,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作曲家里,他更偏爱黄自,因为黄自作品的音乐语言非常美。当时,我就与杨院长相约,一起再合作黄自作品音乐会。”然而等到沈洋筹备成熟,杨立青教授却于去年因病离世。谈起这段经历,沈洋不禁潸然泪下。

  粉丝感叹

  沈洋为这台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的音乐会,选择了黄自以及他的四大弟子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陈田鹤的一批歌曲。前些天,上海大剧院通过微信“晒歌词”,粉丝们读了纷纷感叹:“好有意境”“原来这么美”。上周日沈洋在贺绿汀音乐厅主讲了经典艺术普及讲座,那天记者去旁听,看到全场居然座无虚席,老老小小市民在他围绕黄自创作展开的说古道今中,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邀请了指挥家张亮为音乐会伴奏,曾在上海夏季音乐节一展美声歌喉的13岁童声男高音刘珅以及美国女高音何凯丽、上海好小囡合唱团等同台助阵。他感叹道:“如果我们再不演出,这些本应发出光彩的音乐作品便会蒙上更厚的尘埃,更谈不上被传承。”

  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4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资讯速递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拂去尘埃 焕发光彩
上海市民文化节大幕本月又拉开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拂去尘埃 焕发光彩 2014-03-19 2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