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蓝筹有望率先试点
所谓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其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一般来说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参与权,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但是能稳定分红的股份。
去年12月13日,证监会就《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来,优先股试点办法何时推出备受市场关注。上周六,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截至2013年底,共收到市场各方建议意见459件,其中个人投资者意见434件,中介机构19件,发行人意见5件。证监会有关部门经过研究分析,对市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将会充分地采纳和吸收,目前制定工作基本完成,一旦确定会对外公布。
张晓军的话音刚落,市场便纷纷猜测有哪些公司将率先“抢跑”,多家券商研究报告指出,银行、电力、交运、建筑、煤炭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有望率先试点。由于优先股属于灵活的直接融资工具,可以满足投融资双方的多元化需求,因而加入到发行优先股的行列,企业即能拓宽融资渠道,从而达到调整经营杠杆之目的。而银行、电力、交运、建筑、煤炭等蓝筹行业历来是管理层呵护的重点,从中筛选试点应在情理之中。
不会改变当前市场格局
那么,优选股究竟能否救股市于“水火”中?从表象上看,大盘蓝筹板块在A股市场中的比重较大,一旦其得到资金青睐而股价拔高,势必将影响指数向上,从而撬动大盘回升。上周以来的大盘走势似乎也佐证了这点。不过,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优选股对大盘趋势影响可能有限。因为目前市场还是处于阵地战阶段,资金只能选择局部战役而没有联动效应,这从近几天中石化、联通、万科、农行虽有个股行情,但并不能撬动大盘可以看出,因此优先股或也仅仅是个股短期行情而已。
再者,目前优先股制度并非万能,以银行业为例,在目前监管层压缩银行非标产品的背景下,优先股制度的确立可能促成“债权换股权”的风潮,把影子银行的风险引向资本市场。而由于影子银行去杠杆过程仍未完成,优先股因此也无法成为一种长期收益率稳定的固收产品。所以优先股试点不会改变当前市场的风格特征,最多提供一些短线机会,对股市影响不能太过乐观。
当然,即便是短线机会,投资者也可以把握从中机遇。那么如何把握?
对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普通投资者对优先股的投资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对能够享受这一政策的公司来说,确实是利好,可以提前布局这些行业和个股,比如银行、保险等;第二阶段,要关注上市公司优先股具体融资方案的优劣,这一阶段,投资者可能会真正认识到,市场活跃需要宏观经济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转,即优先股的推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的市场格局,不会带来市场的普遍上涨,因此,关键仍需精选相关个股。
本报记者 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