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专访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
~~~——专访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
~~~——专访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富激情的斯柯达呼之欲出
——专访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
张云
  “斯柯达展示的汽车各位喜欢吗?我们的VisionC概念车,各位认为合适中国市场吗?”在日前举行的日内瓦国际车展现场,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却首先向记者发问。显然对于这位掌门人来说,他非常需要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中国市场的业绩和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对已走过119年历史的斯柯达品牌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

  本届车展上,令人惊叹的亮绿色斯柯达VisionC概念车的亮相,被认为将引领斯柯达汽车在动感车型和设计方面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我个人感觉概念车方案是适合于中国市场的,该款概念车展示的是斯柯达未来的方向,未来在晶锐与速派的后续车型中我们都会看到相关的设计元素。”范安德表示:“目前为止,人们对斯柯达品牌的认知多体现于我们产品的实用性、空间等等理性的因素;现如今,我们将会强化品牌的情感色彩,那就是激情。”

  在斯柯达百年历史长河中,这个以“飞翔之箭”为标识的汽车品牌历经了太多辉煌与沧桑,却仍然坚持不懈实现品牌复兴,并将以2018年销售量至少增加到150万辆的全球战略续写发展新篇章。事实上,2007年6月斯柯达明锐Octavia的国产不仅拉开了其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序幕,也打开了其面向世界的最明亮的一扇窗户。在斯柯达汽车与上海大众汽车紧密互信的合作下,2010年中国成为斯柯达在全球最大的单一销售市场。2012年,斯柯达汽车在华销量已占据其全球939200辆的四分之一。为了实现更大的增长,范安德此前已表示,斯柯达将继续加强车型攻势、扩大产量。

  斯柯达提出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为50万辆左右,您认为如何才能够达到?

  范安德:首先,我们在中国的产品线会更靠近欧洲的产品线。斯柯达汽车在不断融入中国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斯柯达品牌进一步调整、向前推进。通常,这个过程需要3年的时间。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在中国推出全新明锐,这款车型将推动斯柯达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快更大的发展。在未来,我们在中国市场推出新车型的时间将与欧洲市场更加同步。所以我非常期待全新明锐Octavia与昕动Rapid Spaceback在中国市场的推出。下半年我们在中国市场一定会有很多新的亮点。

  另一方面是品牌建设。在中国,斯柯达以合资企业的形式来展开业务,斯柯达必须要拥有自己相应的地位与话语权,才能够做到完全的成熟。在欧洲已经形成了全面完善的斯柯达品牌建设体系,在中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合资企业里完成。

  有报道说,到2020年上海大众的销量会达到300万辆,其中斯柯达占三分之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范安德: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希望能达到3-4%,很快我们在中国就将拥有6款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预计推出一款大型SUV。我坚信这款车将非常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算上这款大型SUV共7个产品,我觉得应该能够完成50万辆以上的销售目标。刚才提到的大型SUV估计会在2016年底进入欧洲市场,2017年初进入中国市场,这个还没有最后确定。

  2013年斯柯达在中国的业绩跟上一年持平,大家认为它面临着成长的瓶颈,该瓶颈就是品牌。不知道未来几年,斯柯达在品牌方面会有怎么样的具体思路? 

  范安德:品牌定位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品牌应该更富有激情,声音要更强烈。斯柯达战略性地推出了VisionC概念车,我希望在中国合作伙伴那里看到这样的战略勇气。斯柯达不同于大众品牌,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是独立的。我们应该更年轻化、更富有激情、更明确阐明自己的目标。我们产品在欧洲所有的测试都是名列前茅,比如说Yeti野帝,在集团内部的测试名列前茅,甚至可以同奔驰的GLK来抗衡。从产品的方面来讲,我们是很出色的。全新明锐也能够同奔驰的C级车来比较,所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速派也可以同宝马5系相比较。我们需要找准自己的地位,需要有更多的勇气。斯柯达品牌拥有自己的潜力,当然我需要中国的合作伙伴来一起走这条道路。

  在未来新能源等一系列的环保技术上,斯柯达的计划是什么?

  范安德:关于环保这一系列的课题,目前在中国备受关注,我对中国的情况也比较了解。现在我们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用户的行为、需求与汽车技术进行协调。在此次车展上,我们推出的VisionC概念车可以满足最为严苛的2020年欧洲法定排放标准,搭载了1.4TSI发动机,兼容汽油与压缩天然气两种燃料。目前汽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混合动力是斯柯达的前进发展方向之一,产品上既包含SUV,也包含轿车,比如说明锐和速派。一般来说,新技术都是首先通过高端车引入。我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是通向纯电动车的一个过渡。  张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4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资讯速递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更富激情的斯柯达呼之欲出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车界车市/汽车周刊B12更富激情的斯柯达呼之欲出 2014-03-19 2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